晋商与徽商:谁才是古代东亚的贸易之王?

在东亚的漫长历史上,大量农业人口不被允许从事贸易活动。尤其是那些会涉外的交易和买卖,往往都被王朝统治者交由官吏与外商负责。但凡事皆有例外,著名的晋商团体与徽商团体,分别出现在北方的晋兰与南方的江淮流域。

今天,两者都被赞誉为古代东亚世界的贸易主导者。但相比之下,哪一方更加出彩呢?

20世纪初 在中亚贸易的晋商与俄罗斯骑兵合影

从双方在历史上的活动范围与影响力而言,晋商从各方面都超过了徽商太多。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级的团体。晋商的眼光与格局观,是当时的地方商团中非常少见的。徽商不仅无此能力,还需要依附其他商团的帮助来做生意。

要明白晋商曾经的实力有多么强劲,就需要看看他们在衰亡阶段的表现。一直到1917年,俄罗斯发生严重的内部动乱,莫斯科等地还有晋商经营的店铺。他们比当时大部分俄罗斯人都要富裕,并在动乱中成为了打砸抢的对象。

到1917年为止 晋商都有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商铺

晋商之所以可以把生意一路做到俄罗斯,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满清朝廷的贸易特许,可以自由的将内地物产转手到中亚、蒙古和俄罗斯。这也是晋商在清朝发展迅速、体量庞大的原因。但这样的特权并非凭空获得的。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晋商就一直冒着被明朝杀头的威胁,为关外的满洲输送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战略物资。

山西在明朝时期一直麻烦不断

晋商之所以要如此操作,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对他们谋生手段的压制。因为当地至少在先秦时代,就是东亚农耕与北亚游牧的交界地带。陆上贸易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重要性堪比海洋经济对广大和福建两地。虽然在历史上,这种不为中央吏制帝国所提倡的经济结构,屡次被帝国力量打断。但在帝国控制力衰退之后,又会自然而然的死灰复燃。

辽国时 今天的山西北部就处于契丹人的控制下

从南北朝到元朝,晋商的先祖一直经营着类似形式的贸易,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但在明朝占领山西后,对当地的经济结构做了强制性的破坏。私人贸易和经济作物被取缔,换上了效率低下的普通粮食生产。所以,晋商和当地人的不少人在明朝时屡屡与朝廷作对,甚至有带着蒙古军队打到北京城下的事情。对清军的支持,可以算是晋商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政治投机。

在清帝国的默许下 晋商成功的参与到顽强的丝绸之路贸易

相比晋商的规模、水平和影响力,徽商实在是差的太多。从可查的历史当中,他们的存在感也要低很多,并且在实质上没有独立运作能力。地缘因素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徽商的发源地位于长江中下游位置,要顺利的开展贸易,就必须依赖长江水系。但很不幸的是,早期在南京建都的明朝,成功卡死了长江出海口与附件水系。尽管后来首都被搬迁到北京,但庞大的南直隶行省,还是成为限制徽商贸易的重要因素。结果,很多徽商的先祖就改头换面,加入了福建人为主的“倭寇”集团。在明朝人留下的记录中,倭寇团体的主力是福建人,接下去就有很多安徽人。说明徽商为生存,很多人不得不依靠福建的走私海商帮助。

徽商的发源地在明朝时候属于南直隶省

清军入关后,晋商获得了朝廷给予的诸多特权。除了可以对中亚和俄罗斯贸易外,他们也可以进入内地采购商品。为此,就挤压了徽商和沿海商人的份额。结果自然是晋商一家独大,而徽商不得不与之合作来谋得生存。

徽商就是倭寇队伍里的一大主力

最后,让徽商翻身的恰恰是近代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势力通过沿海逐步深入内地。清廷原本的晋商独大策略,已经非常不合时宜。随着沿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晋商的贸易特权已经成为了一纸空文。徽商则因为靠近上海这样的开放口岸,迅速壮大。他们成为了将内地商品转手到沿海城市的重要力量。这才让徽商的历史地位飙升,有了看似比肩晋商的实力。

清朝时的五口通商 才算彻底解放了徽商集团

但平心而论,徽商依然只是沿海西方商人和买办的合作者。他们不可能像晋商那样,直接去中亚的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更不会有晋商在俄罗斯核心城市的店铺与产业。清末民初出国的人,主要还是集中在广东和福建。

综合来看,历史上的晋商无疑比徽商要强大的多。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级上。(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