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赢秦的人类学观察,具有怎样的价值?

在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利用墓葬主人颅骨特征与人骨成分的比较分析,对于确认墓主及其人群的族属与民族特性具有重要价值。因而,这一方法已经比较多地被运用于相关研究中周婧峰、周春茂通过对陕西临潼零口村战国中期秦墓遗址中墓主颅骨与其他11组的比较研究。

陈靓、田亚岐通过对春秋时期孙家南头春秋秦人墓葬人骨与相关之17个人骨组的形态比较和测量数据分析,都得出秦人乃是东方人种的结论,这对于我们确认秦人族属至关重要,兹据其研究成果作一介绍,以为佐证。

1. 陕西临潼零口村战国秦墓人骨的人类学观察

陕西临潼零口村战国中期秦墓曾出土墓葬10座,其中,男性7例,年龄为18—30岁;女性3例,年龄为12—18岁,1例为未成年人。该墓的葬俗特点是屈肢特甚的屈肢葬,时代大约为战国中期。

据介绍,零口秦墓中发现的颅骨,颅形基本上呈卵圆形,颅顶缝普遍简单,鼻根不深凹,鼻棘和犬齿窝不发达,鼻前窝多见,颧骨、上颌骨下缘转角处欠圆钝,铲形门齿出现率极高,中颅一高颅一中颅相结合,中等偏大的面部扁平度,中眶形,中颌一平颌,齿槽突颌,润腭,等等,属于蒙古人种,比较接近于东亚蒙古人种。

周婧峰、周春茂将陕西临潼零口村战国中期秦墓作为“秦组”与青铜时代黄河流域其他11组作为参照进行人类学分析,这11组分别为凤翔南指挥西村墓即西村周组、安阳殷墟中小墓的②组和③组、辽宁彰武县平安堡遗址为平安堡组、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上层合并为夏家店组、吉林省吉林市西团山遗址合并为西团山组、河北蔚县夏家店下层文化合并为蔚县组、河北藁城台西遗址为台西组、青海柳湾齐家文化为齐家组、山西陶寺遗址为陶寺组、宁夏彭堡于家庄墓为彭堡组。

通过对零口秦组与11个颅骨组在颅、额、面、眶、鼻的长、宽、高以及指数等18项指标的比较,求其形状距离函数值(dik)并据以进行聚类分析,dik值越小,意味着两组之间的关系越接近。结果表明,零口秦组与殷墟中小墓②组之间的dik值最小(2.20毫米);与蔚县组dk值次之(2.25毫米);与夏家店(上层)组、陶寺组的dik值稍远但未超过3.50毫米;与殷墟中小墓③组、彭堡组、西团山组的dik值为3-4毫米;与柳湾齐家组、台西组、平安堡组dik值超过4毫米,距离最大。

又经颅骨形状距离聚类,殷墟中小墓②组、零口秦组、蔚县组、陶寺组、西村组、夏家店组相聚类成一个集群;平安堡组与殷墟中小墓③组、台西组相聚类称一个集群;彭堡组与柳湾齐家组、西团山组相聚类成一个集群。这三个集群分别代表了青铜时代黄河上游的青甘地区、中游的秦豫地区、华北北部辽西地区这三个不同地区的居民。

这说明在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存在着三个不同的人群,黄河中游地区以东亚蒙古人种居多;华北、辽西地区分布着具有北方蒙古人群和东亚蒙古人种相混合的人群;黄河上游的青甘地区分布着接近北方蒙古人种及其与东亚蒙古人种混合的人群。零口秦组与黄河中游地区各组相聚类,其中又与殷墟组的聚类最为紧密,这两者均为平民阶层的中小型墓葬。

所以,“零口秦组与甘青地区各比较组差异明显,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疏远,可能没有很深的渊源;相反,零口村秦组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且与殷墟中小墓组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说明零口村秦组的居民可能来自东方,这个结论与‘东来说’相符”。

2. 陕西凤翔孙家南头秦墓人骨的人类学观察

2003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联合对凤翔县西南汧河南岸孙家南头村秦墓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周、秦时期的墓葬137座。陈靓、田亚岐对其中春秋时期秦墓中的6例男性、3例女性人骨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测量数据和形态观察表明,孙家南头秦墓秦人的颅面形态特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卵圆形颅形,虽然圆颅形占所观察标本的2/3,但是其颅长高指数和宽高指数显示仍属于高颅与中一狭颅相结合,这与圆颅、低颅结合阔颅的颅形差异很大。

他们普遍具有简单的颅顶缝、中眶型,较狭窄的面部,偏阔的中鼻型,发育弱的鼻根突度,犬齿窝和鼻棘,在水平方向上中等突出的上面部扁平度等,这些特征应该归亚洲蒙古人种。”

他们将孙家南头组人骨的颅长、宽、高、额宽、额角、面宽等17个项目与亚洲蒙古人种及其北亚、东北亚东亚、南亚类型四个支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孙家南头组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同时在低眶、阔鼻、中等偏小的面部扁平度等特征上与南亚类型也较为接近。

而且,通过绘制折线图也同样反映出孙家南头组与东亚类型之间共性较多,差异最小,并且与南亚类型的波折幅度也相对小于北亚类型和东北亚类型。

他们还选择与孙家南头组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一定联系的福建闽侯的昙石山组、青海柳湾合并组、关中仰韶合并组、河南陕县庙底沟组、陕西澄城良辅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代组、陕西铜川瓦窑沟组、陕西凤翔西村周组、河南安阳殷墟中小墓1组、陕西宝鸡建河组、宁夏固原彭堡组、陕西神木大保当组以及蒙古组、因纽特组、藏族A组、藏族B组。

华北组17个古代、近代颅骨组,通过对颅、面、额、颧、眶、鼻的长、宽、高和相关指数等19项指标与之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树状聚类图,在两大类群中,孙家南头组在第二类群与瓦窑堡组、殷墟中小墓I组、仰韶合并组、庙底沟组、良辅组、西村周组、建河组聚为一个小类群。

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孙家南头组与17个组上述14项指标进行三大因子的比较分析。显示这18个组按因子载荷量可分为三大群,孙家南头组与建河组、昙石山组、仰合并组、庙底沟组、良辅组、瓦窑沟组、西村周组、殷墟中小墓1组、藏族A组为一个组群其中孙家南头组与建河组位置接近,显示宝鸡地区的秦人在第一、第三因子载荷量上的一致性较强。

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结果看,孙家南头组与分布于黄河中游中原地区的仰韶合并组、庙底沟组、良辅组、瓦窑沟组、西村周组、殷墟中小墓1组以及建河组具有较为接近的颅面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可概括为中颅、高颅、中一狭颅型,中等略高的上面部,中等的面宽,中等偏小的上面部扁平度,偏低的眶型和普通的阔鼻倾向。

按先秦时期中国居民分为古中原、古华北、古华南、古西北和古东北五个类型的体系划分,其结论是“孙家南头秦人可归入‘古中原类型中,与典型的‘古中原类型’比较,孙家南头秦人上面部偏高、宽绝对值偏大,这些特征或许受到了来自甘青地区‘古西北类型’因素的影响。

小编觉得,秦人人骨种系研究表明秦人的主要来源于中原地区,又因为存在甘青地区“古西北类型”因素的影响,所以秦人从天水东迁关中后的墓葬其所具有的上述信息,与秦人此前与西戎杂居并与之联姻通婚,或秦人族群中包含西戎成分的实际是完全一致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