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安息之所为何远离京城?建在既不是古都也不是重镇的地方

在河南巩义市,沿着郑洛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40多公里,就会看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寂然耸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陵墓,令人无法相信,在这个既不是古都也不是重镇的地方,竟然有一座帝王陵墓,而且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安息之所。要知道,北宋的都城在开封,而此地离开封还有100多公里,这可是有史以来皇家陵地离京城最远的了。

那么,为什么宋太祖要特意把皇陵安放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呢?

据民间传说,赵匡胤童年在洛阳度过,当了皇帝后,他又到洛阳视察,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感慨万分,在他返回东京的途中,行至巩县时,就亲自到父母的墓地去拜祭。当他登上陵园神墙的西南角楼向四处遥望时,触景生情,就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向着西北方向射去,接着他长叹一声,对随从大臣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你们记住,今日箭落处,就是我百年后长眠之所”。于是,就有了今天巩义的永昌陵。

传说归传说,实际上,赵匡胤作为一名武将,熟知军事安危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尤其当时北有契丹等强敌,更不容忽视。他生于洛阳,深知洛阳和开封作为首都的优劣,开封四周都是平地,无险防守,为了保证首都安全,朝廷就只能用大量的军队防守,从而造成军队数量的庞大,而洛阳凭借天险,易守难攻,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当他提出迁都的建议时,大臣们和他的弟弟赵光义都反对,其理由是在开封更方便从南方运粮食,尤其是赵光义所说的:“为政在德不在险,何必一定要耗费民力迁都呢?”让宋太祖哑口无言,他只好长叹:“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叹也。”但是,他为了江山永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正是从迁都洛阳出发,他决定将皇陵建在靠近洛阳的巩义,希冀为迁都洛阳埋下伏笔,只可惜后人没有理解他的苦心,一直偏安开封,直至金兵长驱直入,开封城破,北宋也从此消亡。

假如北宋迁都了洛阳,历史能否改写?只是,历史无法重演,人们如今也只能静静地凭吊宋太祖的永昌陵。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长治久安,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但是,这些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最终北宋也没能从这种状态中走出,在北方的强大局势力量下消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