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士呼吁为“精日”正名,什么情况?

资料图:精日分子。(图源:BBC中文网)

最近,BBC中文网刊文称,寻求中日关系“真正正常化”,就应该为“精日”恢复名誉。作者据称是一个“多年来观察中国社会和中日关系”的日本媒体人。在他看来,“精日”分子是文明、礼貌、素质高又讲求生活品质的人,他们向往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如当年日本人欣赏唐朝一样,“只有中国政府真正接纳这些人,中日民间交往的基础才能牢固”。

且不论作者所谓的中日关系“真正正常化”究竟何指,单就他对“精日”的表述就够人大跌眼镜了。“精日”分子与中日友好人士有着本质区别,作者自始至终都在混淆这两个概念。这种概念不清不仅难以让人接受为“精日”正名,反而污名化了真正的中日友好人士。

“精日”不仅仅是在精神上把自己当成日本人那么简单。网络上,他们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日本种族优越”,一口一个“你支、我皇军”,天天叫嚣“父母赐我支那身,皇军赐我大和魂”;现实中,他们身穿侵华日军军服在抗战遗址上拍照、摆造型,还引以为乐。他们对所谓“精神母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本国民族的亵渎侮辱之上的,基本表现是迷恋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篡改历史真相,贬低中华文明。试问这样的言行,哪里可以看得出“文明、礼貌、素质高”?

即便是抛开他们中国人的身份不言,即便是日本人有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健康的。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在此基础上,中日两国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而“精日”分子却把理应严肃反思的军国主义侵华历史当成娱乐的噱头,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情感,扰乱对历史的正确反思,也破坏几代人为改善中日邦交做出的努力。

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作者认为,中国政府和媒体对“精日”一词是否继续污名化,是他们是否能正视战后实现了民主自由的日本的“试金石”,其还引用一位受访者的话说“官媒突然怒怼‘精日’彰显自信不足。”作为一个“多年来观察中国社会和中日关系”的日本媒体人,作者似乎对于中国社会对日本文化的认可“选择性失明”。如今在中国,看日漫、吃日料、喜欢日本游戏的年轻人并不少,中国政府并没有因为他们喜欢的东西是“日本的”而大肆谴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方面也有将日本经验视作参考,或借鉴或学习。

诚如这位作者所言,认同何种文化、选择何样生活方式是个人的自由。但如果是鼓吹法西斯主义、煽动民族仇恨,这就远远超出了自由的边界,触犯了法律。

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了“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为打击“精日”分子的嚣张气焰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亚洲,日本长期以来对二战法西斯行径缺乏正确的反省,并不时出现美化或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中国与众多亚洲国家一直呼吁日本必须正确反省历史问题。“精日”分子被中国人视为民族“败类”,这没什么好洗白的,也不能翻案。

今年6月底,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到南京参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日中两国国民不应忘记历史,更须面向未来,齐心协力为创建和平与美好的新时代而努力。”

近年来,日本有识之士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呼吁和平之举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肯定。日本军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共同敌人,它所带来的伤害需要两国人民共同反思。对“精日”分子,中国不但要给予道德谴责和法律规范打击,我们还希望日本人民一同抵制。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认同日本的优秀文化,而是把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伤痕当成调侃的对象和娱乐的工具。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中日关系曲曲折折四十多年,历史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慰安妇”、大屠杀、靖国神社这些历史伤痕之所以久久难以脱敏,很大程度上因为日本没有得到彻底反思。把这个问题讲清、说透,非但不会影响中日关系,反而会让双方更好地迈向未来。(人民日报海外网 王法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