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由我而死”是什么意思?做好事,一定要留名啊!

中国有一句俗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意思是自己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但是对某件事情还是要负一定的责任。那么这句话中包含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呢?

东晋时期,门阀的力量非常之强大。司马睿刚刚来建业的时候只是一个外来户,江东门阀林立,谁也不把司马睿放在眼里。司马睿后来被承认离不开王导和王敦在背后做推手。司马睿后来登基称帝,即晋元帝。此时以王导和王敦为代表的琅琊王氏如日中天,隐隐之间甚至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当时王导主内,王敦主外,整个东晋形成“王与马(琅琊王氏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此时皇权已经被压制得相当厉害,司马睿想要打破这个局面。于是他提拔刘隗、刁协等人为自己的心腹,好稍稍牵制住王家。这一步如同点燃了炸药桶,王敦本来就有不臣之心,感受到威胁以后更是先下手为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造反。

王敦举事的时候,还在建业的王导就倒了血霉。刘隗建议司马睿杀掉朝中的王家人,斩草除根。王导以进为退,主动带着人来到皇宫请罪。这个时候他正好遇到一个人进宫。

这个人叫做周顗,字伯仁。也就是那个“由我而死”的伯仁了。王导看到周顗,对他苦苦哀求:“伯仁,我们上百口的性命全仰仗你了!”周顗却像没听到一样,直接进宫头也不回。但是周顗见到司马睿以后,言辞恳切地劝说他放过王导。司马睿也同意了他的建议。

周顗喜欢喝酒,喝得大醉才出宫门。这个时候王导还在宫外等待,再一次求他在司马睿面前说话。周顗还是顾左右而言他。等他回到家里,怕司马睿反悔,又上书给王导求情。王导则根本不知道这些事,还以为周顗见死不救,心中产生芥蒂。

司马睿平定不了王敦,只好向他求和。王敦更加得势。他为了进一步专权,开始残害忠良,树立党羽。王敦和王导商量:“以周顗、戴若思的人望,应该可以做三公。”王导因为痛恨周顗,不做声。王敦接着说:“不当三公,让他们做尚书令与仆射怎么样?”王导还是不做声。王敦说:“既然这样,那就杀了他们吧。”王导从始至终保持沉默。最后王敦把这两个人杀掉了。

后来王导无意间找到周顗为他求情的上表,才知道自己错怪了他。王导痛哭着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所以说,做好事一定要让当事人知道啊。

参考文献:《晋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