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看不起边区造手榴弹?看不起他也得厚着脸皮去要

解放前,共军的手榴弹确实普遍质量都比较差。差到了什么程度呢?徐帅在回忆录里提到过,四方面军长征到川西北的时候,一度在川西北建立了根据地,打仗的时候用自己造的手榴弹,当时称之为马尾手榴弹,因为川西北有些地区当时还是密林地区,所以经常出现手榴弹扔出去,挂在树上掉不下来的情况。

共军在解放前,长期处于枪支弹药比较紧缺的状态,从建军开始,就一直都是如此。以枪支来说,不要说机枪之类,就是普通的步枪,也不是人人都有。吴法宪回忆录里提到,他参加红军后,第一次上战场,就是拿着红缨枪去的,上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去从敌人手里夺一支枪。

实际上,红军时期的武器主要都是靠缴获,无论是各种枪炮,还是相应的子弹,都是没有能力自己制造的,必须要从敌人手里缴获,再来装备自己。这也是共军在历史上一直比较强调打歼灭战的原因,因为只有打歼灭战,才能缴获更多的武器装备以及其它后勤物资,如果打成击溃战,对共军来说就没有太大意义了,而且还要消耗本来就不多的弹药。

但红军时期起,各个主要根据地理论上都有自己的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制造武器,而是修理战场上损坏了的枪械,以及一些从敌人手里缴获过来还能用,但有些损坏的枪械。至于子弹,同样是不能自己造的,因为子弹壳的工艺精度要求高一些,共军的兵工厂只能靠捡来的弹壳再去重新装填弹头和火药。

相比之下,手榴弹的制造工艺就要简单得多了。首先是炸药并不难搞,很多地方都有自己制作烟花爆竹的传统,现在有些地方仍然有这个习惯,比如湖南浏阳。只要会造烟花爆竹,手榴弹大体上就已经差不多能造了,只是工艺稍微有些改进。所以,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共军能够自己量产的,最主要的就是手榴弹,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攻坚战中经常出现的炸药包。

比较稀缺的枪支弹药和相对供应充足的手榴弹,也形成了共军传统上的战术特点,这就是比较擅长近战、夜战和白刃战,扔手榴弹更是新兵训练中的一项主要训练科目。至于射击,更是主要靠用空枪瞄准进行训练,极少出现在训练中进行实弹射击的情况,就是因为子弹对共军来说,实在是太稀缺了。

解放前的共军的战术在实战中的基本作战方法往往是事先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当敌人进入包围圈的时候,尽量等敌人靠近了再开火,而且是集中开火,往往是三五排枪之后敌人队形混乱了,共军就开始甩手榴弹,大规模杀伤敌人,等到手榴弹也扔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吹冲锋号,上刺刀上去拼刺刀了。

为什么这样呢?同样是因为枪支弹药紧缺。红军时期上战场的时候,除了主力尖刀部队,其它部队一般的情况是大约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战士有枪,每个人上战场的时候平均能够分到五发子弹,其他的人就只能用手榴弹了。这就是为什么共军在打仗的时候经常要求尽量让敌人靠近自己再开火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射击精准度,保证“每一颗子弹都能消灭一个敌人”。

在内战中,共军的这个战法可以说非常成功,大多数时候等到扔完手榴弹开始吹冲锋号的时候,国军的抵抗意志已经基本瓦解了,共军冲上去他们立刻举手投降。而到抗战初期,共军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日军的时候才发现,日军会顽抗到底,抓俘虏很不容易,缴获也很不容易,因为日军会在战败之前破坏武器。西路军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样如此,马家军出战时不携带多余武器和弹药,缴获补给非常困难。

因此,从战术意义上说,手榴弹对共军的贡献其实要比枪支大得多,甚至到了朝鲜战场也是如此。那么反过来说,当共军一旦发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无法包围和歼灭敌人,可能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往往会主动撤退,就是因为共军的弹药供应不足,不能打消耗战。所以,共军的战术原则中一直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而且要速战速决,尽量减少消耗,反过来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敌人的消耗,从而把更多的物资留给共军自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