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状态,司马懿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为何遭到百姓的嘲笑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发生在诸葛亮病逝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霸、司马懿和姜维。原文如下: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

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大军在姜维、杨仪等人的率领下向汉中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下令全军进行追击。谁知诸葛亮在临终前对此早有安排,他命姜维制作木像,装扮成自己的模样,在司马懿率部追击时使用。果然,当诸葛亮的木像出现后,司马懿惊慌失措,认为诸葛亮尚在人家,连忙下令全军撤退。蜀汉大军一路掩杀,曹军伤亡惨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司马懿中计后的神态,叫做“大惊失色”,意为意为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尽管《三国演义》中的这个情节非常精彩,但仍有不少读者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历史上的司马懿真的会如此狼狈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的确是真的的。这个故事最早出处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一书,其原文是这样的: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南北朝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将《汉晋春秋》的这段内容进入了注解当中。到了唐代,房玄龄等人奉命编纂《晋书》,又将这个故事加入到《晋书•宣帝纪》中。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最后再来解释一下第二个疑问:为何司马懿会如此狼狈呢?其实理由非常简单。自司马懿与诸葛亮交锋开始,他采用的便是稳打稳扎、避免与诸葛亮进行战略决战的战术,目的是为了拖垮粮草供应困难的北伐大军。因此,当司马懿判断北伐大军撤军很可能是因为诸葛亮病逝而下令追击时,目的是为了趁北伐大军军心不稳赚点便宜,没想到姜维和杨仪等人已经事先已经有所防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强攻,将会出现司马懿不愿意看到的决战局面。故此,司马懿果断下令收兵,不再追击。但这种做法看起来实在有点窝囊,难怪当地的老百姓会想出“死诸葛走生仲达”这样的谚语来嘲笑司马懿。但如果从战略的层面来看,司马懿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汉晋春秋》、《晋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