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与保守派大臣论争的主要内容(民不可与虑始, 但可与乐成)

开始秦孝公以君之道,代立不亡社稷。也就是说君主出登大位应以社稷为先,在于大臣谈话之前就声明立场,及为社稷。接着说为臣之道错法务明主长,期望臣下为君分忧。紧接着说明自身看法,即变法以治,更礼明教与百姓,但又恐怕天下不理解从而对秦国变法有误解。

未等臣下发言,作为这场论争的主角卫鞅起先发言,说要想成事不可疑虑,心怀疑虑则事无成。君上只要间持变法,不必理会天下非议。有高人一等的品行,天下则必然辜负与他。因为天下人想的不过是眼前之利,高人欲求天下之安。拥有独立思考的人,必为民众所不解,不必与其争辩也不必考虑其脸色,待事情做成一切问题自然可解。民不可与虑始,但可与乐成。

对于国家大事老百姓并未身处其间,因此对于诸多国事并无准确理解,更无合格的政治素养,因此在变法之始。不必于民探讨过深。变法本就是极难之事,如若苦心思考,你一言我一语将不会得出应有的结果,相反已经决定的变法也会在纷纷扰扰中趋于流产。但变法成功以后,民众都会乐见其成。因为变法的成功可以给其切实的利益。

与孔子一样,至德之人必定与俗人有所区别,并不见融与俗世。能成大功者必然与民众想法不同。执法归根结底是爱民的,礼仪不过是由于方便事情的管理。只要可以强国,不必非与先前的政策一致。只要可以对民众有益,何必在意它是否遵守常规。

本篇连载敬请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