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了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 都编出了哪些奇葩的理由?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而对一个皇帝而言,最怕的事情莫过于立错太子。就拿秦始皇来说,他们老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花费了数代人的辛苦经营,才最终在嬴政这一代统一六国,创立了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本来还想把这基业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没想到就因为选错继承人,只传了一代,就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家当全部输光了。

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是个儿子不让自己省心的主。康熙共在位六十年,史所罕见,他的前半生文治武功,为清朝开创了盛世气象,临老本该到享受的时候,却因为立储一时,搞得自己心神疲惫。尤其是太子胤礽的两立两废,牵出了九子夺嫡的手足相残悲剧,让康熙晚年心境尤为凄凉。

我们知道,清朝在雍正以后实行“秘密建储制度”,取消了立太子的规定。不过在康熙朝,还是沿用的前朝规矩,而且根据传统宗法制下立嫡立长的原则,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了仁孝皇后所生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

胤礽被立为太子时才刚满1岁,且其母仁孝皇后因难产去世,康熙对他从小就十分钟爱,三十多年来,康熙为培养胤礽成才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然而,也因爱之深责之切,胤礽长大成人后,虽然能力是有,但却没有完全符合康熙的期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康熙认为他没有仁爱之心。

比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西征期间生了一场病,太子探病时却没有表现出担忧的神情,让康熙非常不高兴。后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的小儿子胤祄染病幼殇,康熙皇帝为此悲痛欲绝,太子却一点悲伤的样子都没有。

重怒之下,康熙召集文武百官,命太子在自己面前下跪,历数他的种种过失,第一次废黜了太子。

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时,因小儿子夭折正在气头上,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而且胤礽毕竟是自己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所以康熙废了他不久,就有些后悔了。

不过,太子是康熙自己废的,而且当时还说出了胤礽不忠不孝,“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这种重话,如果马上反悔,天下臣民会觉得康熙是个反复无常的君主。所以康熙想复立太子,但不能自己来说,必须要由其他人来提才行。

有一天,康熙召集众臣开会,说国不可无储君,让大家推举一位皇子来当太子。康熙的本意是想大臣们重新推举胤礽,但大部分人竟推荐八阿哥胤禩,这是康熙始料不及的。康熙不喜欢胤禩,找借口说他年纪太小,而且母亲出身低贱,不适合当太子,驳回了群臣的请求。

为了让胤礽重回太子之位,康熙可谓煞费苦心,甚至为他编了很多奇葩的理由。

比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有一天突然召集群臣,当着他们回忆起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来。康熙说,孝庄太后抚养自己长大成人,自她去世以后,自己常常梦见她,而且这些梦都很灵验。例如攻打乌兰布通之前,康熙梦见孝庄太后让他不要出兵,结果康熙强行进攻,果然失败而还。

正当大家都在纳闷,皇上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时,康熙接着说,最近皇太子被废,我又梦见了孝庄太后,梦里太后很不高兴,连话都不跟我说。不仅如此,还梦见了仁孝皇后,皇后也对我说,太子实在是被冤枉了。

康熙话说到这份上,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皇上是对太子还有情意,不忍心就此罢黜。而胤礽也非常配合表演,自从被废以后,就每日装作疯疯癫癫的样子,好像中了邪一般。

后来三阿哥胤祉向康熙告发,说是大阿哥胤禔用邪术来迷惑太子,才会导致太子表现反常。胤禔被捕后,太子果然又恢复了神智,康熙便说太子被奸人所害,如今已经康复,便恢复了他的太子名位。而一心想要夺储的大阿哥,则变成了康熙和太子联袂出演的戏码中的替罪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