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三次赴日演出,曾因国耻日现场撤牌,还为地震义演赈灾

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出访过许多国家,但是去的最多、去的最早的国家是日本,一共去过三次。毕竟日本从地理上离中国近,文化上的距离也不远。

1919年,梅兰芳刚25岁,已经成为京剧界的名角,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剧团喜群社。4月末,日本东京帝国剧场邀请梅兰芳赴日本演出,抱持着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观摩日本古典戏剧的目的,梅兰芳携喜群社欣然前往。

演出到了5月7日,发生了问题。因为在1914年时,日本趁着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企图将德国势力赶出中国,由日本全盘接收德国在中国的所有权益,并且在南满和内蒙继续扩张。

到了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更是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必须无条件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因此当时许多中国人将5月7日视为国耻日。梅兰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遂向日方提出罢演。日本演出方表示,票已售出,停演对双方都有损失。经过协商,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梅兰芳勉强演出,但是坚决要求日方将现场的“中日亲善”的宣传牌子撤除。

这次演出,梅兰芳的走遍了东京、大阪、神户等地,均受到了巨大的欢迎,演出的剧目包括《御碑亭》、《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曾有日本诗人以“妙绘传神臻通灵”的诗句来赞叹梅兰芳的表演。一些日本艺人还把梅兰芳表演的《御碑亭》搬到了歌舞伎的舞台。

1924年,梅兰芳再次应东京帝国剧场的邀请,于10月份赴日本演出。此前的1923年9月,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关东大地震,15万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梅兰芳此次访日,正赶上日本正在灾后重建。

知道此事以后,梅兰芳立刻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同时,他与同行的程砚秋、郝寿臣、俞振飞等梨园名角一起举行了三天的赈灾义演,将收获的款项也全部捐赠给地震灾区的百姓。梅兰芳说:“救灾恤邻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此次演出,梅兰芳走过东京、大阪、京都等地,出演了《贵妃醉酒》、《洛神》、《奇双会》等剧目。日本一家电影公司还专门将部分剧目拍摄成电影。

此后,梅兰芳也有意与日本戏剧同行多做交流,然而由于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梅先生毅然断绝了与日本人的交流活动。并且,在1941年,梅先生蓄须明志,拒绝登台演出,表达自己的抗日爱国情怀。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到了1956年,中日两国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初夏,梅兰芳先生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的邀请,在时隔32年后再度率领中国京剧代表团出访日本。当时中日双方均希望关系能够正常化,首先当然是先从民间交流开始,梅先生在这个背景下访日,促进了双方的友谊。

相比前两次的访日,这次出访的中方团队星光熠熠。这次访问演出,是新中国建立后,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开始,因日本侵华战争而中断的文化往来活动在此之后得以恢复,梅先生在这个过程中居功至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