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拿山老街

古官道示意图,显示出拿山老街是关北古官道的中枢。老街呈十字形,纵横约一华里,街宽约3米,石阶道,道两旁是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临街挑檐骑楼,底层皆商铺,约有30家商铺,还设有宰牛场杀猪场。1970年前,每天要接待50多根“扁担”。

据拿山村张甘予等几位老人回忆:1949年解放后,拿山区政府就设在拿山“嘉会堂”内,“永新县第九区区政府”就立在拿山嘉会堂前,区长叫王企,东北人,是部队留下来的。

史料记载,拿山自然村有700年的历史,是关北7个张氏村庄的起源地。传说明初,开村祖公张天翔(原泰和县槎溪人),在拿山河撑竹排拉纤谋生,老天做媒,娶了“见夫能言”的龙氏三娘为妻,定居繁衍在拿山。张天翔凭借天然的水域条件和精湛的孵鸭技能,创业发家致富,培育三个儿子都成为进士,当时父子四人协力建成了劝学重教的“培德堂”(私塾)而闻名乡里;十三世张伯琳建了“嘉会堂”(张氏大宗祠),以供张氏后裔祭拜集会。

拿山自然村人才辈出,明、清年间曾经出过10多位进士、举人和武官。明朝,村里的张泞,在永新做县官,此人为官期间做了好多善事,比如,从白沙塘到永新的桥和路,特别是岩石“上七、下八”就是他主持修的,还拿出薪俸救济了很多穷人。为此,明朝成化十七年,皇帝赐了一块“圣字坊”,用以表彰张泞的功德,此“圣字坊”现立于拿山崇义堂上方。祠堂门前还竖立着10多块边长30×50厘米,高2米多的黄色石碑,铭刻着张懋嶷等祖辈的名人事迹。

这个古老的村庄虽然在岁月的沧桑中也历经瘟疫、兵灾、“走日本”的磨难,但她700年来以“勤耕”“崇文”“忠厚”“道义”传家的厚朴民风,依然坚定地维系着她的尊严。

官道上人来人往,各种行当也就在拿山街、厦坪街、石门、碧溪、小通的横店等应运而生。尤其是拿山街,商贾往来频繁,货物充斥街市两边,南来北往的官吏、士兵、商贾、过客、平民、挑夫都需要在这里休整、补充器具,于是街上市肆繁华,有镖局,武馆,竹木铺里斗笠、草鞋、竹筒竹罐应有尽有,有药铺,兼治病;链衣铺,除了补补缝缝,还卖腰巾、衫衣、布鞋、绑带。酒肆开得最多,接待晚到的过客,到深夜才打烊,酒肆的酒,可以论坛,也可零打。关北米酒、米烧,家家皆有,无须掺假;新酒,均浮“绿蚁”,无须检验。

关北人有吃早酒的习惯,走古官道,得过八九点钟,路草没有露水才好,为此,过客更有时间吃餐早酒,过客中常有人走南闯北,世面见多了,嘴巴极刁,往往不满意酒肆挂出的菜牌,清早,他们会“亲自”到早市的肉铺、鱼摊挑选鱼肉,然后提到酒肆后厨,请大师傅加工。在此略举几例:选猪牛背脊肉上介于瘦肉和肥肉之间的薄薄的一片炒青椒;选猪的颈脖和脊背相连处的一排骨肉,两端有很多嫩骨,俗称皮梳骨,炆汤;选猪的心血管炒辣椒,选牛熟中骨架、脚筋、蹄子上的骨边肉炒干辣椒;到鱼摊专买泥鳅黄鳝,泥鳅焙干炒辣椒,黄鳝则大火爆炒,快速成“龙卷风”(卷盘黄鳝)。

几千年过去,那些美味佳肴被沉淀下来了,成了拿山老街与众不同的拿手菜。(袁晓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