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调兵的虎符权威有多大?没有它就不能调动军队吗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所以虎符是代表皇权的象征,持有虎符就代表着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可以调动指挥军队。

由于古代的通讯设备不发达,皇帝和军队是很少直接面对面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防止一些不臣将领反叛作乱,随意调动军队,因此皇帝和君王们想出了办法。制造虎符,军队将领训练时就要被灌输认虎符不认人的观念,而虎符分为两半,一半给将领,一半是直接掌握在皇帝和君王手里的。只有两块虎符合并,军队才可以调动。

所以说,没有这个信物,任何人都不能调动军队。这也是皇帝掌握军权的一种手段。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晋鄙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只能凭虎符调动的。

从秦朝开始,规定全国的正规武装力量只能凭虎符调动(虎符一分为二:左在皇帝,右在将军)。但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各地不断出现的地方武装与私人团练,这些武装往往只听从某一个人的调动(如曹操的青州兵、唐朝的各地节度使军队等)。

从北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地方武将军权后,军权全部收归中央。虎符的作用逐渐凸显,地方团练势力受到打击。

但到了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又出现了“只认人”的武装,比如明朝辽东总兵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清朝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他们是不需要兵符就可以随意调动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