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了八百年,完成了从“跪”到“坐”的演变,我们得感谢它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所以,在椅子还没有出现之前,中国人向来都是席地跪坐。读书时跪着,弹琴时跪着,吃饭时也跪着。那么,解放大家膝盖的椅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从“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转变过程中,有件家具不得不提,那就是榻。

作为坐卧工具,榻的来历并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只有明代人在书中记载说:“榻是由姜太公制作的。”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记录有榻的文书出现在东汉末年。所以,即使东汉末年不是榻产生的时期,也应该是它比较风行的时期。

早在这一时期,就已经有学者将榻归入了床的门类。一些比较低矮的贴近地面的床,就叫榻。而且,榻还有一种配套用具,叫:榻登,类似于后代的脚踏。榻按照规格,分为一人坐的小榻和比较大一些的非独坐榻。这说明,当时榻的功能已经比较全面了。

关于小榻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后汉书》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书中记载,东汉名士陈蕃是个性情耿直的清官,他做太守时,别的宾客都不招待,唯独徐稺来访时,特意将榻放下来招待他,等到他走后,就有把榻悬起来。后人便用“悬榻”说明对贤士的礼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用于招待宾客的坐榻应该是比较轻便的,否则,也不能这么轻易地就将其悬挂出来。

魏晋时期,不论是小榻还是大榻,都非常常见,然而,这个时候,跪坐仍旧是非常端庄有礼的一种坐姿。与此同时,“垂足而坐”也渐渐风行在民间。原本这种坐法是在北方少数民族间流传的,鲜卑族乘坐羊车出行,车上不用帷幔,他们直接坐在上面,脚垂到车辕上。这种坐姿对家具的要求就高了起来,于是,出现了筌蹄、胡床这类高型家具。

然而,在南朝士大夫的眼中,这种垂足坐的坐姿不合礼俗,不值得推崇。因为坐姿上的约束,在唐朝时期,使用榻并不能随心所欲。而进入唐朝以后,这种情况就变了。唐德社会风气十分开放,在文化上兼收并蓄,这一点在家具上也有所体现。

唐朝的家具兼具高矮,无论是跪坐、盘腿坐还是垂足坐,都有合适的依托。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坐姿也更加多样化,榻也就因为它的轻便和无遮无碍成为了各个阶层的宠儿。文人、贵族甚至是僧侣都喜欢它,它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又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物象。

唐诗中,榻的出现还带有象征意义:“陈榻”表示对有识之士的礼遇,而“连榻”、“并榻”则代表了文人之间的友情,唐代人对榻,可以说,是挖掘得很充分了。当时,饮茶之风盛行,所以,榻和茶是再好不过的搭配。在僧人眼中,禅榻和茶烟、棋盘代表了清净之境界。

随着时间的流逝,榻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形式也日益翻新,从唐时的壁画中可见一二。

敦煌壁画中的榻沿袭了魏晋以来的重要特征,整体都比较矮,下面设有很多支柱。到了盛唐时期,坐下的榻明显就高了很多,另外下面的支柱也做出了简化,正面中间的一些被去掉了,便成了一个大壶门。虽然,在样式上有差异,但榻上之人的坐姿都是半跏坐,并不是垂足而坐。

在宋元之人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用到“一榻”这个词。这说明,他们在用榻时更加潇洒自如,比前朝人更加随意,想必,坐的时候也更为随意。由于,那时候桌椅这种较高的坐具已经很流行了,所以,“垂足而坐”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被人广泛认可的主流坐姿。

以前,跪坐被人认为是守礼的,现在,“垂足端坐”也变成了为人推崇的端方有礼的坐姿。在宋徽宗的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听琴之人,还是弹琴之人,采用的都是这种坐姿。除此之外,天冷的时候,宋元之人会在榻四周围上一些屏风之类来抵挡风寒,这大概就是罗汉床的前身了。

随着高坐的推广,以前作为坐具的榻渐渐被板凳椅子之类的家具取代,其坐的职能退化,更多作为一种卧具而存在。特别是夏天,在榻上斜卧成为了一种消暑方式。所以,榻渐渐在规格上有了一些变化,更加宽大了,后来的不少画作也体现了这种特点。

从汉魏开始,人们用了近八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宋元时期,“垂足而坐”再也不是一种怠慢无礼的姿势,这不得不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榻自始至终而存在,并渐渐由一种“坐”具演变成一种“卧”具。

参考资料:

『《后汉书》、《席地而坐》、《垂足而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