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前的中国没有棉花,大家靠什么挺过寒冬?

进入十月后,来自中北亚的干冷空气开始逐渐加强,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冬季正式开始。

在现代,即便是对于最贫穷的家庭,冬季的严寒也不是什么令人担忧的事——一件棉衣就解决;如果一件不行,那就两件。但是,在同样寒冷、棉织物尚未普及的古代,普通人是如何抵御寒冬的呢?

前·棉·时代

在明朝之前,由于棉花种植并不普遍,古人基本穿不到棉衣过冬。所以只能利用葛、麻、丝、动物皮毛等一些我国本土的纺织材料来抵御严寒。

▲其实古人在衣物的选择上并不多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动物皮毛制作衣服。《礼记·札记》中记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可见,在“丝、麻”出现之前,人们大多用动物皮毛制衣蔽体御寒。

随着时代进步,到了先秦时期,麻葛类织物开始出现。其中最主要的有葛、大麻(没错,大麻最开始是做衣服的)、苎麻、苘麻等。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野生葛织物

其中的“葛”,又叫葛麻、葛藤,是一种常见的藤类植物。古人主要利用葛制作绳子和衣服,但由于葛布质地粗而厚,且吸湿散热、保暖效果低下,所以古人多用葛布做夏季衣服。

麻很大程度上与葛类似——虽然大麻、苎麻、苘麻均是草本植物,但它们的植物纤维同样又长又韧。且麻和葛同样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所以普及较快,平民百姓基本都能穿上葛麻制成的衣服。

▲棉花开始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于是,从洪武年间开始,棉花走进平常百姓家,他们终于获得了一种平价保暖物,不用像先人们那样穿着破旧的缊袍或者狗皮大衣在寒风中发抖了。明代内阁大学士邱浚对此赞叹道:“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严重怀疑明朝时,土狗的民间保有量大幅上升

棉纺织业的兴起,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棉花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却很适合个体家庭独立生产,这导致从明朝起,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内向而稳固。

另一方面,由于棉织物已经是所有家庭不可或缺的商品,棉纺织业开始迅速膨胀。明代徐一夔的《织工对》中记载:“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之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正德年间的学者何亮俊也说过:“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谁复有种田之人哉。”

▲当时东南地区开始出现大量雇佣“机工”的“机户”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些记载和描写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没错,根据一些学者统计,明清时期,中国棉布年产量约有6亿匹,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6倍,且这些棉布超过半数是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

不少学者专家认为,明朝时中国东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巨大发展,社会经济架构也随之产生变化,甚至因此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向来争议颇多,在此不多作讨论

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巨大的棉布生产数量中绝大部分还是由农村一家一户独立生产。那种“机户”雇佣“机工”进行工厂式生产的模式仅仅流行于东南少数发达的地区,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棉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其战略价值也相当重要。东北关外之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但直到明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很难在辽东半岛以北地区建立稳固、长期的统治。

直到明清时期,伴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人口承载量才开始显著上升。这其中的客观因素就和棉花的普及不无关系。

▲可靠而廉价的棉花将历史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后·棉·时代

对于现代人来说,御寒已经很难称得上是一种困扰了。而看着那些肥厚、老土的棉袄,我们大概也很难想象它对历史曾经产生过多大的影响。

虽然如今棉袄也逐渐被更优质的羽绒衣取代,但棉花依然占据着人们过冬必备衣物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冷了加秋裤,深藏功与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