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看到儒家文化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注重修身养性,崇尚人治仁德

孔子的理论与后世的儒学有较大差别,但是核心理论并没有多大改变,依然是以“仁”为核心 ,强调道德对社会的约束作用,崇尚人治!以孔子的理论出发,人人都是道德楷模,君有君的道,臣有臣的道,父有父的道,子有子的道,夫有夫道,妇有妇道,人人都温良恭俭让,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蓝景!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后世儒家对孔子的精髓也理解不透,于是慢慢出现了偏差,远远偏离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唯有其形,不得其神,最终是耽误了中国的发展。

各个社会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阶段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儒学虽高,但是不适用于大争之世,笔者认为儒家只适合于共产主义时代。

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自然想到的是如何找吃的,弄穿的;这时你不解决实际问题,而去给百姓讲礼仪之美,荣辱之别,那么必然适得其反。

老孟子都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因此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按需分配的时候,儒家的道德水平才能实现;生产力没有达到按需分配时,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而忽视生产力的水平,那么必然事得其反。

孔子的思想诞生于奴隶社会晚期,当时春秋五霸纷墨登场,诸侯国相互混战兼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孔子见到天下混战,民不聊生,为了解决这一乱象,他主张恢复周礼,恢复井田制,人人安份守已,则天下自然可以平定。

当时法家根据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一历史趋势,生产力已经提高,而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这一矛盾,提出了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依法治国,重赏重罚,进一步提高并解放生产力,辅助一强国消灭群雄,统一天下,结束周王朝的分封制。很明显法家的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的时代要求,最终法家思想脱颖而出。

汉承秦制,汉初虽然表面上采用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其实就是增减了秦律,依法治国而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十分强大,对政权稳定的需要已经超过了国家的扩张,于是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掺杂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新儒家,并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从表面上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时代不断的向前发展,新儒家最终无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在宋朝儒家又发展出了理学,在明朝时则发展出了心学。

儒家思想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但是明清时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结果表明,儒家思想适合修身养德,维护社会稳定;对于治国面言,儒家的弊大于利。依法治国,实干兴邦才是治国大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