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孔子是如何“精准扶贫”的——圣人就是圣人,不仅境界高,情商也绝对一流

摘要:君子周急不继富:孔子的慷慨与小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在诸侯列国间游说,留下了很多奇闻轶事,《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子书”都有大量记载。其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元典。《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康有为曾言:“盖千年来,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皆以《论语》为孔教大宗正统,以代六经”。《论语》因其广泛的影响力,有“东方《圣经》”的美誉。著名的经学家周予同先生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史料。

通过阅读《论语》等典籍所记载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在孔子的思想话语体系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们的“问仁”,他对不同弟子做出了不同的应答,其中对樊迟的回答“爱人”这两字最能简明扼要地表达其对“仁”的理解。仁者爱人,仁者是民胞物与之人,仁心是推己及人之心,所以仁者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也正因此,我们也能发现“仁者助人,以及如何助人”一直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着力点。我们就以《论语》等所记载的孔子对于他的两个弟子公西华、原宪“施粟”的故事,来看看圣人是如何理解相关问题的。

“周急不继富”的道义:惜粟如金与挥粟如土

《论语》中记载:孔子做司寇时,举荐他的得意门生公西华代表鲁国出使齐国。公西华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善于交际,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孔子曾赞誉他可以担任诸侯的大相。公西华代表鲁国出使齐国以后,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负责管理国库,请求孔子从国库里播一些小米给公西华作为酬劳。孔子对冉有说:“那就给他一釜(古代量器名,容积六斗四升)吧。”冉有听后,为难道:“这似乎有点少,能不能加一点?”孔子说:“那就再给他一庾(古代量器名,容积二斗四升)。”冉有听后,沉默不语,心想:公西华为国家出使齐国,建功立业,造福百姓,老师也太小气了吧,怎么能只给他这么一点粮食呢?于是私下里给了公西华五秉(古代量器名,相当于十六斛)小米。

孔子听说了以后,有些生气,就把冉有叫来,说道:“公西华出使齐国,乘坐着雄壮威严的马车,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其家庭又如此富裕,你为何还给他那么多粮食呢?我听说真正的君子是‘周急不继富’的。”孔子的意思是助人的道义在于救济急需之人,而不是给富裕的人继续添富。冉有听后,非常惭愧。

在《论语·雍也》中还记载了孔子给他另一学生施粟的故事。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时,知道原宪的生活比较困难,就请他到府上担任家宰,帮助处理家中事务。一年下来,原宪管理井井有条,孔子非常高兴。年底时,把他叫到身边说:“宪,你今年做的很好,到仓库去领九百斛(古代量器名,一斛相当于十斗)小米吧,作为你的俸禄。”原宪连忙推辞:“老师,您天天教诲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日常生活又给予我诸多帮助,我怎么能还收取您给出的这么多俸禄呢。”孔子道:“不要推辞,这是你的辛劳所得。同时,你的乡亲也无多余粮食过年,可以将这些也给他们分一分。”原宪听后,也只能应允接受。

孔子的这两则施粟的故事引起了古今很多学者的关注。宋儒张载认为这两则故事反映了圣人的“用财观”,宋儒程颐进一步解释道:“夫子之使子华,子华为夫子使,义也。而冉子乃为之请,圣人宽容,不欲直拒人。故与之少,所以示不当与也。请益而与之亦少,所以示不当益也。求未达而自与之多,则已过矣,故夫子非之。盖赤苟至乏,则夫子必自周之,不待请矣。原思为宰,则有常禄。思辞其多,故又教以分诸邻里之贫者,盖莫非义也。”程颐非常好地解读了“周急不继富”的原则,他的意思是说:孔子使公西华出使齐国,是代表老师出使,是符合道义的;冉求再次为公西华请求粟米,孔子非常宽容,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学生,所以给他很少,暗示他这样做不对;冉求再次请求时,孔子给的更少,暗示他不应该增加;冉求自作主张地给公西华很多粟,所以孔子批评他;因为如果公西华真的非常贫穷的话,孔子必然会救济他,不需要去请求;原宪作为家宰,本来就有俸禄,所以孔子给他额外的粮食,他坚决拒绝,孔子为了让他接受,就让他帮助贫穷的乡邻,不仅教育了学生,而且符合了道义。

同时,我们也可以作进一步理解。“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上基于人性的弱点而提出的理论模型,即指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会出现大量的浪费现象。历览史册,公共资源的侵吞古今中外皆然。冉有因为公西华为国家做事,而且出于同学之谊给他很多粮食,于理未尝不可,但是却有因公肥私之嫌,孔子显然并没有因他的学生为国效力,而同意给其额外报酬。至于对待原宪之事则不同,全然出于自己的助人道义与自家的财物。简而言之,即面对无需帮助的人,不可锦上添花,更不必说“借花献佛”;面对需要帮助的人,需及时慷慨解囊,且解的必须是自家的口袋。

“周急不继富”的艺术:嗟来之食与授人以渔

孔子助人“周急不继富”的“周”字,不仅包含“周济”之义,还含有“周全”“成全”之义,强调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懂得助人的艺术。

《庄子》中记载了与原宪相关的另外一个故事:原宪安贫乐道,住在贫苦的陋巷,穿着破烂的衣服,生活非常困难。他的同学子贡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儒商,听说了以后想过来帮助他。子贡穿着华丽的服装,乘坐着高头大马前来看望老同学。来到巷子以后,原宪带着桑叶做成的帽子,拄着藜杖前来迎接他,子贡调侃地说道:“唉,老同学,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了?”

原宪笑着回答:“我听我们的老师说过,没有钱叫做‘贫’,学习了大道而不去实践才叫‘病’,我是‘贫’而不是‘病’。如果说满世界的游荡,到处结交狐朋狗友,学习了大道只是给别人看的,教诲别人只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假装仁义却私藏着罪恶,出门用豪华的车马去装饰自己,这些我是不忍心去做的,因为这些才是‘病’。”子贡听后,面露愧色,连礼物都来不及拿下来就告辞走了。原宪看着子贡的背影,高声唱着《商颂》,歌声充塞天地,就像金石发出的声音一样铿锵有力。

联系上面的故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与子贡两人在助人艺术上的境界和方法的差距。孔子知道君子无功不受禄,原宪是一个性格非常耿直的清高之士,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而去救济这种清高之士,难以想象他会接受。面对这样一位坚守夫子至道的学生,既要帮助他,又不能挫伤其自尊,所以孔子请其来做家宰。这样既能发挥和锻炼学生的才能,又实质性地解决了其眼前的困境。且通过将粮食分给乡亲这一理由进一步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也善意地提醒学生应去帮助乡里中最需帮助的人。孔子显然具有推己及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优良作风。作为揣摩和观察人性的大师孔子的教育活动渗透到日常的言行细节中,对于原宪施粟的这样一件小事可见他的良苦用心。

“周急不继富”的社会价值:大同世界与四端发扬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老子也因此推崇天道,贬斥人道。孔子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最终达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从而实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王道社会。人类社会遵循着“马太效应”,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最终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著名诗人杜甫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资源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尖锐的阶级对立,从而引发暴力革命,玉石俱焚。也正因此,我们强调先富应去带动、帮助后富。

同时,助人是一门艺术。圣哲顺应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护持人性的善端,尊重人格的尊严,使被帮助者人格高扬挺立、继而也能去善待他人。孔子助人的故事即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不仅仅是给予物质的帮助,更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正是因为孔子尊重学生的人格,所以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住陋巷”,终日不改其乐,虽然生活贫困,品行却位列孔门高徒之首;他的学生子路穿着破棉袄和穿着华丽貂皮的贵族站在一起仍然器宇轩昂,毫不自卑。他的学生原宪生活贫困,却安贫乐道,并没有因为物质匮乏,而自卑堕落,仍然坚守着高洁的品行。孔子对学生尊严的护持,对于公平的态度都给学生们良好的身教,也因此诸多弟子成圣成贤,成为社会的脊梁。

孟子也曾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帮助别人,如果不给予足够的尊重,哪怕是路边的乞丐都不屑于接受。孟子认为人与动物区别几希,主要在于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保持这些人性的“善端”,就能使人发展成君子,抹杀这些“善端”,就会使人沦为禽兽。人有贤愚不肖之分,但是灵魂深处的善念依然存在。尊重人格,合理地引导人性的善端,就能使人存善抑恶。

儒家的这些故事与思想都时刻警醒着我们:助人是人的天职,同时助人有其境界与艺术,要尊重人的尊严,保护人性的善端,让善意发光发热。反思我们今天的慈善助人事业,相比起某些高校在贫困生的选拔中成为了集体场合下的“比惨”,学生们在哭诉中失去了尊严,摧毁了人性的“善端”,甚至出现了一些一身名牌服饰的“伪贫困户”;另一些高校按照大数据统计学生的饮食消费,然后再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精准扶贫,显然更能维护人性的尊严,也让“周急”变得更加温暖。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说,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对于公平正义的尊重和坚守,是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圣贤大哲对天下大同的伟大构想形成了注重公平正义的民族性格。今天,在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人都不能掉队。我们要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帮助饥寒交迫,抑制奢靡浪费,通过有尊严的精准扶贫,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