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发现虞姬墓,墓内的遗物,揭开一个两千年传说!

虞姬的一生,终于垓下却也名于垓下。正所谓“汉兵以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刚烈的虞姬在八面埋伏之下,不愿成为楚霸王项羽的拖累,怅然挥剑以舞作别,留下“霸王别姬”的千古传奇。《史记项羽本纪》称项羽有美人名虞,故称“虞姬”。结合诸多古籍记载得知,虞姬出身吴中会稽郡名门望族,自幼读书习字,颇为知礼。长大后能歌善舞,更兼容貌清丽脱俗,虽未出深闺,却已名扬吴中。彼时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因不慎犯下事端,招惹仇家追杀,不得已带着侄儿项羽逃奔吴中避仇,一桩姻缘冥冥之中已注定。

项梁项羽叔侄来到吴中后,因为人处事颇为仗义,又兼名将之后,很快受到吴中贤士大夫的仰慕。时年二十余岁的项羽英气逼人,身高八尺,无论才貌都在吴中子弟中首屈一指,深闺之中的虞姬渐闻项羽之名。秦末天下不宁,六国显贵虎视眈眈,项梁也借助在吴中的名望趁机招揽人马,结交当地豪族,故而与虞姬家族相识,促成这段姻缘。大抵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虞姬就随从项羽奔波沙场,于刀光剑影中为夫洗手作羹汤,照料着项羽。对于这一切纵横沙场的楚霸王内心颇为感激,故而入咸阳破秦分封诸侯时,也没有忘记在身后默默操劳的虞姬。

项羽自立楚霸王,将虞姬封为“美人”,在彼时秦朝内廷中,美人是仅次于皇后、夫人的第三等名号,位份很高,足见虞姬深受项羽看重。也许正是有虞姬在侧,灭秦之后的项羽才无心恋战,一心想要回到楚地,为此他不惜以鸿沟之盟,将一半天下分与刘邦。然而就在项羽策马扬鞭引兵东归之际,刘邦却率六十万大军全力围剿,势必要灭项羽而吞天下。公元前202年,叱咤一时的楚霸王项羽兵孤而粮尽,他困在垓下这处死局。凭项羽的勇悍,他突围逃生不是不可能,但虞姬尚在身边,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含泪哀叹“虞兮虞兮奈若何”。

聪慧的虞姬随侍项羽数年,她已然洞悉自己成了霸王的负累,为了让项羽了无牵挂的突围逃生,虞姬凄然起舞,舞罢挥剑自刎,死在了垓下。至此绝地怎样的儿女情长都变得苍白,项羽将虞姬掩埋于帐下,率八百骑兵趁着夜色冲出重围,向乌江奔去,未料却也未能得生。刘邦得天下后,对刚烈的虞姬颇为崇敬,下令在虞姬葬身处修建坟茔围墙,江苏等多地都修建虞姬庙,百姓纷纷焚香祭祀。转瞬之间两千年时光已逝去,虞姬墓尚在何处?翻阅史料我们发现,霸王别姬的“垓下”正位于安徽宿州灵璧县城东。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这里果然发现了虞姬之墓。

根据《宿州志》记载,灵璧城东15公里开外的原野中,有处长满荒草的大土冢,当地百姓祖辈称为“虞姬墓”,早年间墓前还有供奉香火的石桌。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村民轰轰烈烈的展开平坟,虞姬墓也未能幸免。村民围绕着土冢从上向下挖掘,土冢挖穿之后,出现了“石棺”,所谓石棺并非是完整的棺椁,两侧立有石条,上面平铺着5块石板,均大小厚薄不已,一看就是仓促之中搭建的。掀开上层的石板,看到了所谓的棺中,尽是满满淤泥黄土,结成了厚厚的土块。村民敲打着土块,露出了一副骨殖,看来这墓中确实安葬着作古之人。

据考古专家寻访当时参与挖墓的村民得知,墓中埋葬的墓主应该是为女性,因为其头部尚存着两只凤状耳饰,因此物沾满了泥垢,村民发现后就拿到水里清洗了一阵,在阳光的照映下竟还闪闪发光,村民都认为是纯金的,进而哄抢而去。因此这对耳饰并未得到保存,考古专家也多次赶赴村庄寻访,希望能找回这件随葬文物,但始终未果。不过凭此至少可以确认,墓主确实为女子。

考古专家后来还清理发掘了虞姬墓,出土了围墙遗迹及汉代的鼎炉,种种迹象都表明,此墓就是虞姬墓。墓址正处于彼时的垓下,临时垒砌的石块棺椁符合当时即无处置办棺椁又急于突围的情况,而围墙遗址恰恰与史载刘邦修建围墙相符,墓葬的年代也被确认为汉代。足见,史载不虚,忠贞的虞姬自刎后,确实被项羽就地埋骨于垓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