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为何在贾府赖着不走?薛宝钗跟邢岫烟已经说过了

关于薛家进京,有三个缘故:

其一、送宝钗待选;

其二、探亲;

其三、入部报销旧账,再计新支。

薛家刚踏入京城,便往贾府直奔而来,在途中时,薛蟠便与薛姨妈商议落脚之处,提出命人将京中几处房舍先打扫出来,好进去住的,薛姨妈却另有算盘:“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甲戌侧批:陪笔。】或是你姨爹家。【甲戌侧批:正笔。】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

薛姨妈说的在王子腾家住下是家,往贾府奔来才是真,所以即便薛蟠不大乐意在贾府住着,薛姨妈都让其自己住着,母女两人要投她姐妹家去厮守几日。

薛姨妈果真只想跟王夫人姐妹俩厮守几日?非也,梨香院刚收拾出来,薛姨妈便跟王夫人道:“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这是打算住着不走了。

宝钗待选,也不过是一段时间的事儿;探亲,得合理控制时长为妙;入部销账,却也用不着一个月的事儿。人说投亲不如住店,薛家真如“护官符”中所言“珍珠如土金如铁”,住上十天半月的店完全不成问题,更且,薛家在京中是有房舍的,这些时日清理足够了。

可是薛姨妈却打定主意在贾家“常处”,到底为何?极大的可能是薛家已经败了!

薛家的败落是有原因的,薛蟠父亲作古后,薛家完全失去了主心骨,薛姨妈优柔寡断,仅有妇人之识。宝钗年纪尚小,便是天资聪颖,终究局限于女儿身份和阅历不足。薛蟠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书中说到:

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所以薛家各处生意买卖在薛父作古后,下面员工们窃取坑骗,早已凋敝不堪。

薛家为四大家族之一,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遥不可及,却早早朽烂其中,可谓一件有苦不能言的“丑事”。关于薛家的这一“丑事”,薛家一直在积极遮丑,但终究有露出马脚的时候,这在与邢岫烟谈话时已透露出来。

因为探春赠与邢岫烟的一个玉佩,宝钗对这个未过门的弟媳进行了一番说教,宝钗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七八年前,宝钗还跟贾府这些富贵之家小姐一般,也曾从头到脚富丽闲妆的,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一时比不得一时了,只能该省就省。

​七八年前是什么时候呢?当然是未进贾府之前,所以,在未进京之前,薛家的“珍珠如土金如铁”早名不副实。如此,薛姨妈的铿吝就可以理解了,好比香菱弄湿了一条石榴裙,想到薛姨妈嘴碎,平日里念叨小辈们不会过日子,便心有戚戚然。

所以,薛家此番进京,是有别的打算的:

首先、送薛宝钗入宫,复制元春的成功;

其次、宝钗如果落选,退而求其次攀上贾府,借助贾府势力名望东山再起。

所以,薛宝钗成了薛家止水重波的唯一希望,而薛宝钗这个本该烂漫天真的少女,在肩负重振家族的重任下,压制了天性,变成了一个善于钻营、专长取巧的“冷面人”。如此,即便贾府几次三番下了逐客令,薛姨妈也充耳不闻,装聋作哑避了过去,为了成就“金玉良缘",这点耻辱忍忍又算什么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