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太监效仿司马迁,狱中撰写了一书,今天读来依然生动有趣

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崇祯帝朱由检启用东林党人,派东林党元老——大学士韩爌[kuàng]等全力彻查魏忠贤一案,将魏氏党羽悉数逐出皇宫,或连坐,或入狱,或充军。

当时,有个叫刘若愚的太监,被判处斩监候,他借机效仿太史公司马迁著书立说,在狱中撰写了《酌中志》一书,记录了万历、天启两朝的一些宫中杂记,其中关于宫廷饮食的记载,今天读来依然生动有趣。

刘若愚记录了每年中秋节宫中太监聚会吃螃蟹的场景——“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

太监吃着螃蟹,还不忘把吃剩的螃蟹壳摆弄成蝴蝶状以为乐事,吃完了螃蟹,喝苏子汤,以苏子叶洗手结束一场宴会,真够奢侈的,可惜那年月没手机,要不然这些太监们一定会发抖音嘚瑟一番。

每个月,宫廷的饮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正月初一,饮椒柏酒,吃水点心。”“水点心”也叫“扁食”,就是饺子,里面包裹着银钱,预示吃到的人在一年当中会大吉大利。

这种习俗至少在华北的一些地区,至今仍有保留。

还有,立春嚼萝卜,名为‘咬春’;正月初七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

二月初二,吃油煎薰虫饼;三月,吃凉饼、糍巴;四月吃不落夹(苇叶包裹糯米);五月,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

每年七夕节,除了吃过水面,还要嚼银苗菜,就是莲藕的新芽,吃冰鸭,即把鸭子提前煮熟,放凉后食用,汤汁和鸭肉凝结在一起,味道极佳。

八月,吃月饼、河蟹;九月吃花糕、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十月,吃牛乳、乳饼、奶皮、奶窝、酥糕、鲍螺;十一月,吃糟腌猪蹄尾、鹅脆掌、羊肉包、扁食、馄饨。

十二月,吃灌肠、吃油渣卤煮猪头、烩羊头、炸铁脚小雀加鸡子、清蒸牛白、酒糟蚶、糟蟹、炸银鱼、醋溜鲜鲫鱼。

太监宫女的饮食如此奢侈,那么皇帝的饮食又会是怎样非同寻常呢?

《酌中志》记载:明熹宗在夏天时喜欢喝鲜莲子汤。吃用盐焙炒的咸味西瓜籽。

明熹宗朱由校特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以“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恒喜用焉。”

《天启宫词》也提供了佐证,证明明熹宗的特别嗜好:“上喜用炙蛤、鲜虾、燕菜、鲨翅诸海味十余种,共脍一处食之。”这里多了一味“燕菜”,就是俗称的燕窝。

明熹宗喜欢吃的这道菜,形式上接近“东北乱炖”,内容类似南方的“佛跳墙”,其滋味绵长,口感极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