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顺治出家的说法?源于他临终前5天的一个举动

我在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里,说到“康熙8岁丧父”这么一件事,立刻有读者提出了质疑:康熙哪里是8岁丧父?《鹿鼎记》都说了,顺治明明没死,他是跑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韦小宝还见过这位老皇爷……

就跟我们一直说的那样,清宫盛产八卦消息,其中顺治出家,也是非常流行的一条。虽然官方史籍不可能记载顺治出家这种荒诞不经的事情,但相关的野史传闻,直到300多年后,仍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关于清朝的顺治皇帝是否出家的历史真相,我们已经难以考证,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内情。不过空穴来风并非无因,我们今天可以聊一聊,顺治出家的八卦传闻,是怎么开始传起来的。

要讲这个故事,一开始可能会扯得有点远,先说一下清初的宦寺制度。清朝之建立,在许多制度上沿袭明朝,但对明朝制度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扬弃。比如在对待宦官问题上,清朝保留了宦官制度,但鉴于明末阉党势力过大的问题,清朝通过许多制度上的限制,来制约宦官势力壮大。

比如在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成立内十三衙门,专为宦官机构,但严令太监官职不得超过四品,不得交结外官,不得私自出城,不得干预政务等等。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又模仿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在宫中立一铁牌,规定太监与外官勾结者,立斩无赦。

顺治限制宦官的权力,是吸取了明亡的教训,作为一个皇帝,不得不立此规范。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顺治又非常宠信太监。因其幼年登基,多年来都活在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之下,随身侍奉的太监,更容易得到顺治的亲近和信任。

因为顺治在太监问题上这种公私矛盾的心理,不久之后,他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就在立铁牌之后的两年,即顺治十五年(1658年),就发生了一起太监勾结外官的事件。

这起事件,为大学士陈之遴等多名官员与内官交结,贿赂太监吴良辅,而这位吴良辅,正是顺治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这几个出钱贿赂吴良辅的官员下场都很惨,一开始说要判斩立决,后来顺治法外开恩,宽宥免死,但都躲不开革职流放,籍没家产的命运。但受贿的吴良辅却和没事人一样,只是被顺治严旨申斥了一顿。这种自罚三杯式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顺治对吴良辅的偏爱,不惜出尔反尔,也不忍心处罚自己钟爱的太监。

不过,顺治皇帝这样做遗留下一个问题。吴良辅罪应处斩,顺治可以说是完全靠自己皇帝的权威硬把他保下来的,如果顺治一直当皇帝那还好说,那万一哪天顺治不在了,吴良辅极有可能被秋后算账。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顺治对吴良辅做了一个安排,让他到悯忠寺出家,而且顺治亲自为他剃度。

顺治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七崩逝的,初二正是其去世前5天,而且根据实录记载,顺治这一天已经“不豫”,也就是已经病得很重了,但仍强撑着病体亲自为吴良辅剃度,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顺治自知不久于人世,所以提前令吴良辅出家为僧,保住他的性命。

但若只是保一个太监性命,顺治何必如此重视,还要带病亲自前往?所以人们对此事有了其他的解读。其中一种观点,如孟森先生所言,顺治是派自己最钟爱的侍者“代帝出家”,以求佛祖庇佑,让自己早日康复。

而另一种观点,也是更加流行的说法,则是认为顺治早已下定了出家的决心,故让吴良辅先行剃度,让自己遁入空门以后有个陪伴。因此不管当时历史真相如何,顺治临终前5天的这一举动,便让顺治出家的说法广为流传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