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最波折的一首诗,一个字改了十几次,终成千古绝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亦是著名的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王安石的诗,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来自王安石的经典诗篇《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晚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江南的春意盎然,抒发了王安石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极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作为王安石的代表诗作,这首诗在创作时还颇具波折,因为其中一个“绿”字,竟是王安石改了十几次后才确定。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即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可见两地之近,舟行迅疾,顷刻就到。“京口”是古城名,在今天的镇江市。“瓜洲”是古镇名,在今天的扬州市南部长江边。王安石这里点出两地之近,主要是为了衬托出和故乡的距离之近。同时也为后面表达不能立马回到故乡的深沉感情埋下伏笔。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则描写了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对钟山的回望。“钟山”,即今天的南京市紫金山,也是王安石的故乡。王安石自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后,便把此地看作是他的故乡。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寓居的便是江宁钟山。虽然王安石在这句诗中好像说得很轻松,只隔了几座山峦。但是毕竟挡住了他的视线,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因为视线被阻挡,王安石不得不将视线转到了江岸,便有了那句经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极其简单的一句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却是王安石寄托了浩荡情思的浓重一笔。且诗中的这个“绿”字,还是经过王安石改动十几次后才确定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据《容斋续笔》中记载:王安石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那么,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其一,和王安石变法有关。当时正值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之时,所以王安石欣喜之余,对新法便有着决心和信心。他希望这吹绿江南岸的春风,也能够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新的局面。可见“绿”字最为合适。

其二,便是透露了王安石内心的矛盾,于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自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寓居钟山时,便有了退居林下,吟咏情性的生活理想。所以春风吹绿了江南岸,也吹绿了秀丽的钟山,也坚定了他的生活理想。但是变法图强,又是他的政治理想。“绿”字便可形象贴切地将这种矛盾心理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既点明了王安石站在这里远望的时间之久。也写出了王安石对钟山的依恋,在这明月下愈益加深。其蕴含的情感,极具艺术感染力。综观王安石的这首诗,境界开阔,富有情致,且耐人寻味。至于“绿”字的使用,不仅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也使得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范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