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出子午谷袭长安之奇谋?原来有此苦衷

话说诸葛亮一生竭尽全力地北伐,力图实际一统天下的夙愿,然而,事实并不如愿,诸葛亮在伐魏中连遭数次失败后,蜀将魏延向诸葛亮献了这样一个计谋:出奇兵制胜。

具体来说就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大部队,还是由诸葛亮派大军四平八稳地出斜谷,吸引魏军的主力和注意力。

第二步是奇兵队。由魏延率一支精简奇兵循穿过“原始森林”——秦岭,东出“鬼见愁”的子午谷,然后直取“黄龙”——长安。

理由有两个:

第一,这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时曹魏守长安的夏侯楙是个“四无人员”——无勇无谋,无德无才,出奇兵成功系数大大增加。

结论是:这样虚实并用,出奇不意,可以一举拿下长安,夺取关中,这样一来魏国很快就会树倒猢狲散,被彻底消灭。

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竟然直生生地拒绝了如此事半功倍的妙计,为此魏延很不满,甚至怠慢军情,不肯听诸葛亮的调遣,以至于后来诸葛亮以他脑后有反骨而设计斩杀之。但后人多半对诸葛亮不出子午谷袭长安感到叹息,似乎认为如果诸葛亮采纳魏延之计,北伐一定会成功,魏、蜀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出子午谷袭长安呢?

首先,排除诸葛亮为一已之私而不顾全大局这一情况。史书都记载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但他的谨慎不代表胆小,而是代表稳重。试想想诸葛亮不是做事稳重,他也不能带着刘备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并且在蜀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因此诸葛亮不出兵子午谷显然不是因为过于谨慎这个原因。

同时,诸葛亮虽然对鲁莽的魏延颇有微词,但他并不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人,他也断然不会因为对魏延有陈见就不采纳他的计谋。因此,可以排除诸葛亮“私心”做怪的这个原因。

其次,诸葛亮其实是赞同出兵子午谷袭长安的计谋的。刘备请他下山时,他在《隆中对》中就阐明了这样的观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为了与宛洛之军互相呼应,出秦川之军必然要从子午谷等地正面攻击长安,而不可能象后来诸葛亮北伐时那样仅在秦陇交界处活动。如果这样做,则祁山之师与宛洛之师相去遥远,难以形成首尾相应之势,由此证明,《隆中对》中的秦川之师应该是准备出子午谷直捣长安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诸葛亮却弃这一方案不用了呢?

这和当时的形势有关。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宏图里,制定了“联吴抗魏”的战略定位,而在其中,荆州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地”。只要占据此战略要地,联吴有资本,伐魏有条件,可谓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项羽后来的大意失荆州却是诸葛亮所始料不及的,更为严重的是引起了刘备的征吴之举,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联吴抗魏”的战略部署,随后吴蜀彝陵之战后,蜀军精税部队几乎殆亡丧尽,刘备也因此殒身白帝城。

如此战略要地和战略部署都改变了,联合东吴共同伐魏也就只剩下纸下谈兵了。再加上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留给诸葛亮的现实是,经不起大的折腾,更经不起大的失败。

而出子午谷袭长安说白了就是一次真正的大冒险之举。虽然有出奇制胜的诱惑,但也有全军覆没的陷阱。要知道,与蜀国的衰退相比,魏国的强大却是与日俱增,曹魏的继承人是位明主,又拥有司马懿这样的超级谋臣相辅佐,以司马懿等人的眼光,末必看不到这一条进军路线,如果加强防范,设计埋伏圈等着蜀军往里面钻,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而一旦失败,损失是无蜀国无法承受的。再加上诸葛亮也知道刘禅身边小人当道,如果他的伐魏大军惨遭失利,小人又会乘机向刘禅进谗言,到时候他本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再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子午谷袭长安成功了,魏国各地的军事力量明摆在那里,听闻有长安有难,一起来合救长安,只怕孤军深入的蜀军也要遭遇灭顶之灾。

其实,诸葛亮晚年,之所以竭力全力伐魏,以他的智谋自然知道这是“逆天而行”,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但他之所以还要乐此不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早已调整了战略部署:改以消灭魏国的伐魏为力求自保的伐魏。当时蜀魏强弱明显,蜀国统一中原已是痴人说梦了,因此蜀国当时可做的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守呢?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办法逐渐拓展边疆地区,一方面想进一步加强控制蜀北战略要地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证明自己为蜀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终上所述,诸葛亮不出子午谷袭长安是受内忧外患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不得已的苦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