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的禅让,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尧舜的禅让,历来被后人所传颂,景仰。它反映了上古时期的人们民风淳朴,天下为公的美好局面。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在尧舜以前,黄帝及以后的几个部落首领没有实行禅让制,却单单出现在了尧,舜的身上,这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禅让的说法,大多出现在孔墨经典著作之中,但也有史书记载是与其相反的。

史书《竹书纪年》有著:“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荀子:“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一切都是以生存为主题。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有教养,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

相传尧在位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就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按各种任务任命官员。并征询大家的意见,寻求治理水患之策。四岳便推荐了鲧,尧觉得此人经常违抗命令,不能予以重任,但四岳还是坚持要鲧试一试,结果治水九年,结果毫无效果。

从这可以看出,尧当时地位,并不像以后的皇帝那样大权在握。决策很大一部分受制于群臣百姓的影响。

尧在位70年时,与众人商议继任者问题。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人非常有孝行,也非常有管理才能。可见重臣对自己儿子也不看好,说明当时舜已经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可能是看出了他的潜力。舜推行德教,臣民都愿意听从他的教诲。处理政务时,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毫不紊乱,说明舜的能力真的非常突出。

舜平时就注重民众基础,体恤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尧有心传给自己的儿子,怎奈形势所迫,不得已让位与舜。

禹则是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管理能力。治理水患需要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把大量的部落联合起来,处理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威望不断提升,所有的部落都愿意听他调遣。这时的禹可以说已经是实际的掌权者,这时的权利要比舜大的多,因此帝舜也不得不把王位让给了禹。

三国时期,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之后,不禁感慨:“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尧舜当年的事,我总算知道了缘由。从这之后,如果遇到臣子夺权,如王莽等,都要把这禅让程序走一遍,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关于尧舜时期的情况,当时并无史料。尧舜禅让是孔子整理的,而孔子离尧舜时代也有一千多年,把权力禅让给贤者,而不是让后代来继承,是符合儒家一贯提倡的思想,孔孟将“尧舜禅让”描绘成儒家的典范,有利于推广他的礼仪仁政的治国策略。儒家和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是大家,主流学派,门徒众多,于是这一说法得到普遍认可,广为流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