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外交环境

明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在建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明确了以后的对外政策。首先要取得周边及海外国家的认可,以此得到所谓的宗主国地位;其次就是必须尽快扫清元朝的残余势力,以此彻底掌控全国。

朝贡图

而且在对待周边小国家的态度上,朱元璋表现的与元朝并不相同,元朝自恃强大,习惯了以武力压服周边国家。而朱元璋认为诸如朝鲜、安南、占城等小国家实力弱小,很难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因此最好还是选择以德服人,并且各国之间不要无事生非,最好是共享太平。

以德睦邻和谐周边。

守备为上、不征诸夷国。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

从这其中也可以看出明朝浓厚的优越感,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华夏文明的重建者,是执掌世界中心的天下之主,认为周边的国家都是蛮夷小国。明朝的外交政策

明太祖朱元璋的华夷之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元朝的残余势力视为心腹大患,毕竟这些人被驱逐到蒙古地区之后,始终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因此朝廷必须时刻加以警惕。除了对待元朝的政策之外,朱元璋还推出了一套和平外交政策,并设立了十五个永不征伐之国,其中包括朝鲜、安南、占城、琉球以及日本。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与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暴乱之源。……海外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从这句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眼里只有蒙古地区的草原部落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而像朝鲜、安南等国,都是蛮夷尚未开化之国,这些国家的力量不足以威胁中国,只要他们不主动惹事,就不去兴兵讨伐。

游牧民族

毕竟只有彻底的剿灭元朝残余势力,才能确立明朝统治的合法性。而且此时的中原王朝,在经历了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之后,中原文化大量吸收了草原部落的风俗,因此朱元璋还大力推崇华夷之辨,并以儒家文化为正统,重新建立汉家文化,当时的史书记载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子恭天成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群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朱元璋自认为是拯救万民于水火,并且再造中华的英雄人物,自然要和草原部落有所区分,因此明朝时期的对外政策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华夷之辨,华夏子民和那些蛮夷之国的百姓要严加区别。

在华夷之辨作为对外政策之后,朱元璋认为明朝只需要处理国内事宜,然后等待周边的小国家前来朝贡,并且要在边境上做好防御,防止这些小国家以下作乱,这些做好了也就足够了。

明成祖以及后世皇帝的对外政策

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自然更加迫切的想要得到国内以及周边国家对于自己统治的认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相比于朱元璋的外交政策,朱棣更为主动一些,在位期间曾经派遣郑和下西洋,像海外诸国宣传中原王朝的强大,并且要求这些国家前来朝贡。当时主张的对外政策为:四海一家,广示无外,诸国有输诚来贡者听。

在永乐元年,朱棣下令恢复了市舶提举司,并于永乐三年建立驿馆,用来接待前来朝贡的外国使节。但是这种积极的外交政策,其背后需要耗费海量的资金,时间久了也无法维持。

郑和下西洋

到了仁宗皇帝时期,明朝的对外政策又延续了明太祖时期的风格,各类海外拓展活动都下令停止,有前来进贡的使节也派人护送回国,明朝又回到了以前守备为上的政策。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诸番国有进贡使臣当回去者,只量拨人船护送前去。原差去内外官员皆速回京。民梢人等,各发宁家。

等到明宣宗时期,他又重申了华夷之辨的重要性,认为蛮夷之国的子民,多是桀骜不驯之人,和这些人往来没有什么好处,最好还是大家各自安好,互不干扰。《帝训》:然(夷狄)非我族类,故其心叛服不常,防闲之道不可不谨。……驭夷之道,守备为上。

此后明朝的后续帝王也大多沿用了这一对外策略,总的来说,明朝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整个大明王朝,除了明成祖时期积极对外交流,其余的几代帝王都十分强调华夷之辨,并不会主动对外交流。明朝的外交环境

总体而言,明朝的外交环境也只是仅限于周边的几个小国家,交流的方式也主要以朝贡为主。在明太祖时期,此时的外交环境并不是很乐观,日本的倭寇扮作海盗频频滋扰东南沿海地区,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于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遣使出访日本,让他们约束国内百姓,当时的诏书称:间者山东来奏,倭兵数寇海边,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故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兼谕倭兵越海之由。诏书到日,如臣,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

这封书信表明了情况,还带有威胁的意思,可是日本直接杀了五个大明使臣,主使官被关押了好几个月才放回来。之后明太祖又继续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可是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后来才发现自己错把日本的怀良亲王当成了日本国王,随后又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明朝和日本彻底断交。

明朝与日本之间相隔了大海,虽然此时的明朝十分强大, 但是也很难跨海作战,这也就造成了此时的日本执政者对大明有恃无恐。

不但如此,明王朝和南洋诸国的外交往来也受到阻碍,在洪武十年,朝廷派遣的使者竟然在爪哇被害,原因也没有查出来,当时史书记载:朝廷亦不能问罪。

由此可见,明朝此时的外交环境不容乐观,对于海外国家也只能采取放任措施,即使这些国家残害了明朝的使者,大明也不会轻易的前去讨伐。毕竟派遣大军讨伐耗费巨大,尤其是还要前往海外,路上还伴随着很多风险,朝廷不可能轻易的对外动兵。

其实大明对于其他国家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这些国家也清楚明朝不可能轻易的前来讨伐,因此只要不是做出过激的行为,明朝与各国之间都能和平相处。

明朝与海外国家

到了永乐年间,此时积极的外交政策,也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国家前来朝拜,史书记载称: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仰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庭,朝仁圣。

此时繁华的大明朝吸引了海外多国前来朝贡,尤其是在永乐二十一年时,当时有十六个国家上千人,齐聚北京向皇帝朝贡,之后最多的一年前来的人数超过万人。

可以说永乐年间十分注重与海外国家的朝贡关系,而且赏赐的礼品数量惊人,这些前往中国的使团回国时大多都得到了很多金银、瓷器、丝绸等礼品。这种完全不牵涉政治利益的朝贡关系,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赏赐,自然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

而且明朝对于吸纳外国留学生也很是积极,在洪武初年就下令接收国外学子前来学习,之后还允许这些人参加科举。在永乐八年,明成祖说到:远方慕中国礼义,故遣子入学,必足于衣食,然后乐学。我太祖高皇帝命资给之,著为令典。所谓曲成万物而不遗者,朕安得违之。

明成祖很是喜欢这样的文化外交,即使到了万历年间,明朝的国子监还有不少从朝鲜等小国家前来的留学生,这样友好的外交方式,也为明朝在当时的周边国家中树立了一个富强的国家形象。

文化外交加上大量的赏赐,不但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展示了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也为明朝构建了一个积极的外交环境。结语

总的来说,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一种互不征讨的和平外政策,明朝没有很强的对外扩充领土的野心,并且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最好还是和平相处。但是这也不代表着不去防备,明朝一直都把草原部落当成心腹大患,他们也是明朝军事防御的重点对象。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明朝建立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外交环境,除了草原部落以外,明朝的周边国家都十分仰慕中原文化。但是海外诸国又是不同,明朝的势力很难延伸到这些国家,他们对于明朝的态度大多十分随意。

而且明朝还建立了一套以朝贡为主的外交体系,这种体系是明朝用于彰显自己宗主国地位的一种典型体现,也是一种与周边国家互动交流的方式。朝贡制度向周边国家展示着明朝的强大,并让这些国家产生对于明朝地位的认同感,之后确立高下尊卑,让这些国家承认明朝的天朝上国地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