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笔记中棺长灵芝发烫的故事:祥宏讲夷坚系列

宋代段子:两件关于“棺材”的小异事,由于现代社会流行火化,棺材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不过有些地方还是有“棺材铺”这样的门脸,过去人在去世之后讲究停灵一段时间,不要着急火化,因为人有可能活过来。

吴蔡棺异来自祥宏讲夷坚00:0006:02

【原文】

吴篆,抚州士人也,少预乡荐,而失意不偶。其父亡,既得吉卜,风水家谓年岁不利,姑就茔中别择一方向佳处寄菆,越二年,乃克葬。

柩尾正生芝草九茎,各长四五寸,色深黄,采下尚软,才见风,则坚如木,色变紫,与世间所产者同。吴仲权为作记,夸诵其瑞。然三年后篆用特恩拜命,卒于湖北总领所酒官,所蒙止此。

南城蔡彦超妻徐氏以八月死,留三夕,面貌如生。及建二七斋,一婢报棺热如火灸,蔡未信,走往视之,温温然如暴于日中,四隅及尾尽尔,唯槐头则否,及验之灵几前倚桌供祭,其冷自若。抵暮始,一切复常。

此家夫妇,元未尝学佛也。【右十三事皆黄日新齐贤所传。】

【白话语音文字版】

吴篆是江西抚州的读书人,年轻时候就中举,但是科考之路不顺,一直没考上。他父亲去世了,家里找了一块位置非常好的墓地,但风水师说时间不对,暂不宜安葬,于是吴篆在这块墓地中找了块方向不错的位置,先把父亲的棺材寄放一下。过了两年,才正式安葬。

后来,吴篆父亲的棺材出现了异状!在棺材尾部生了九棵灵芝,每颗灵芝长四五寸,是深黄色的,采下来以后还挺软,一见到风,很快变得跟木头一样坚硬,而且颜色也变紫了。这九棵灵芝就跟市面上平时见到的灵芝没什么两样。这事情在一般人看来是个很祥瑞的征兆。吴仲权就写了一篇文章,夸赞这事。三年后,吴篆用特恩得到了一个官职,最后去世的时候,他是湖北总领所酒官,这辈子也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第二个事发生在江西南城,蔡彦超妻子徐氏八月的时候去世了。去世后灵柩放家里,过了三个晚上,这个女人面貌如生,感觉像活着一样。到了二七斋的时候,忽然一个丫鬟跑过来向蔡彦超报告,说徐氏的棺材出状况了:整个棺材特别热,像用火点着了一样。蔡彦超马上过去看,果然,妻子的棺材很热,感觉像是暴晒在阳光下,棺材的四角和尾部都是这样,唯独棺材的头部是常温的,放在棺材前面的灵几(小供桌)和上面的供品也都是常温的。到了晚上,棺材温度又恢复正常了。

洪迈说,蔡彦超夫妇二人并没有学佛。这事儿的讲述者叫黄日新(字齐贤)。

【祥宏点评】:这是两个独立事件,过去的人在婚丧大事上面很讲究时间和地点的配合,所以,吴篆听从风水师的建议,一直没把父亲正式安葬,等时间对了才办,结果出现瑞相;一般来说,灵芝产自山间,吴篆父亲的棺材尾部竟然长出灵芝,确实稀奇;吴仲权在《夷坚志》中多次出现,还有以他为名字的故事;吴篆所受特恩是指在传统社会,士子考了很久没考上,最后朝廷开恩赐官;过去人去世后,都讲究头七一直到七七。二七斋就是去世14天时候搞的超度法会;蔡彦超妻子徐氏棺材不明原因出现温热情况,比较神秘,因为没有加热源,也许徐氏尸体产生了变化,具体什么原因,这故事没有交代,洪迈的言外之意是说,如果蔡彦超夫妇是学佛的,也就是有修行的,可能在生死之时会有一些异状,这是正常的。既然没学过佛,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洪迈认为这是令人费解的地方。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