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特别的礼物送给即将别毕业的你

相比较挥汗如雨、超级紧张的毕业联考和硝烟弥漫、不眠不休的综合演练,6月下旬的军校校园有些“平静”。

不平静的是学员们的心情,是因为毕业分配在即,经过数年砺剑,他们即将去掉“一道杠”,成为共和国军官。

“我会分配到哪支部队、哪个连队?”“我的头三脚怎么踢?”即使再淡定的学员,也会在心里问上几遍这样的问题。

赠人以金,不如赠人以言。一场“坚定军旅初心、立志建功基层”主题报告会在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举行,6名从基地毕业的优秀排长站上讲台,用他们毕业分配时的心路历程和任职岗位上的曲折酸甜,回答学员们的疑问。

听完报告,学员陈庆宁说:“格局大才感天地宽,学长们帮我扫除了焦虑、彷徨,这份毕业礼物太走心了!” 责任编辑:薛妍

赠言一:无论什么样的岗位,总会有人脱颖而出,纠结于岗位好差,不如使自己更强大更优秀

“两年前,我和大家现在的心情一样,可以用纠结来形容。”2016届毕业学员李博毅说,“担心自己综合排名不靠前,不能选到理想岗位。”

“反观另一些同学,他们综合排名靠前,可供挑选的部队很多,却选了最偏远、最艰苦的岗位。”

学员刘博在同专业中综合排名第3,选岗前,他2次向队党支部交上赴边申请书,里面写有同一句话:“我自愿赴西藏任职,让我的青春,如同格桑花一样,绽放在雪域高原。”学员邱绍福排名靠前,选岗时毫不犹豫在某边防团的表格后面按下鲜红指印——这支部队驻地海拔4000多米,可以说是艰苦中的艰苦。

“现在这些学员成长进步都很快,一方面是他们内心强大、素质全面;另一方面是他们把毕业分配这个起点看得很轻,把分配后的拼搏奋斗和再学习看的很重。”

李博毅当初分配到特种作战部队,感到不理想,因为这样的部队专业众多,工程兵仅仅是其中之一。果然,一到部队,对工程兵专业还算拿得起放得下的他,面对通信、侦察、空降等专业一脸懵。

“无论条件多么困难,总有人脱颖而出,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他把本领恐慌当成动力,和新战士一起训练跳伞、格斗、攀登,仅仅一年就熟悉了各个专业,在排长比武中夺得综合技能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现在已担任侦察营一连代理指导员,成为全旅最年轻连主官。

“人生从来不是一两个选择就能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个人发展进步不取决于分到什么样的岗位,而是取决于自己在岗位上的心态和行动。”李博毅如此总结自己走过的路。 责任编辑:薛妍

赠言二:连队好比大家庭,新排长要用“空杯”心态,学习“家风”、融入集体

“如果你要问,下到连队当排长,怎样踢好头三脚?我的答案是——不踢。对!你没听错,就是不踢。”2015届毕业学员汪其鑫侃侃而谈。

曾经有位新排长刚刚下连,觉得连队这规矩不好,那规矩不科学,经常给连党支部提意见。岂不知,许多规矩是连队“家风”和积淀,有的甚至是从战争年代赓续到现在。

“因此新排长慎踢头三脚。连队的老士官、老班长,自己带的兵都当连长了,‘学生官’初来乍到,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只有谦虚,才能发现每一名官兵的优点和可爱,只有谦虚才能听得进官兵给自己提的意见。”汪其鑫解释说。

刚下连队时,汪其鑫迟睡早起,打水拖地睡上铺,有公差勤务抢着干,在战备训练、教育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事情,很少去说“不应该这样干”,总是先问“为什么这样做”。“问”和“记”成为他的“法宝”,从连主官、班长骨干到普通战士,都是他请教对象,事无巨细,从训练到帮厨,只要是学到的经验、窍门,他都记下来。

“空杯”心态让汪其鑫很快融入连队这个“家”。工作训练时,战士都尊重这位新排长,休息时战士也愿意和他一起“嗨皮”。

“战士都喜欢被尊重,都喜欢连队大家庭充满和谐。当你把战士的水杯倒满,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战友情谊。这样的新排长说起‘看我的’‘跟我来’,才能底气足。” 责任编辑:薛妍

赠言三:能抗多大挫折,才能有多大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成多大事

俗话说,初出道的牛犊十八跌,成事的道路弯曲曲。刚分到岗位的新排长因为对基层不熟悉,常常说不上话、插不上手、使不上劲,遇到挫折太正常不过。

但有一些学员容易一蹶不振。一位新排长,刚分配到连队干劲十足,一次任务没完成好,在全连面前挨了批评,他就感到前途无光、好几个月提不起精神。

“要把开局的难当作成长的梯。”这是2015届毕业学员丁昆的经历和感受,“部队是熔炉,不怕火炼、不怕锻打,才能成为‘好钢’。”

刚到单位,正赶上95式步枪夜间射击考核,他打完满满1个弹夹,仅仅有2发上靶。第二天,他给自己“禁言”,一天也没说几句话,可见心情有多糟。后来,他想,年青人怎能怕挫折,“触底”必须“反弹”啊。他从射击理论补起,“加小灶”更是常事,再一次考核,他打出优秀成绩。

“基层部队排长被抽调集训、临时帮助工作的机会很多,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是学习充电的好时机。当你掌握一项本领,熟练一项技能,就会发现这个集体需要你,你的自我认同感就会越来越强。”

毕业几年来,丁昆把每一次学习锻炼机会都当成“上战场”。从参与营战术演习文书撰写、地图标绘,到承担道桥专业训练观摩课目,从参加参谋业务技能比武,到获得联合战役参谋集训“入场券”,他记不清加了多少班,补学了多少专业理论。

“基层部队是个大学校,只要不怕挫折、肯干敢为,处处都有成长机会。每次付出不一定必然收获成功,但是坚持付出必定收获精彩。”丁昆感言。 责任编辑:薛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