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其实就藏在这两个字中

上海,是中国近代变迁的见证者,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党章在这里诞生。这座城中,既有无数宝贵的“红色资源”,也遍布着见证中华复兴的“时代足音”。在这座“得天独厚”的城市中,红色基因如何在灯红酒绿中薪火赓续?新一代的官兵又如何在乱花迷眼中不忘初心?中国军网记者连日探访驻沪部队多座军营,探索霓虹灯下的“红色星火”,如何在新时代光芒熠熠生辉。

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其实就藏在这两个字中

■中国军网记者 马嘉隆

中共一大会址。(资料图)

党史,记述着我军红色基因的脉络。在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中,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启复兴中华的征程。97年过去了,沧海桑田、风云激荡,今天黄陂南路374弄的那栋石库门建筑,如何保持曾经的吸引力?

蔡晨华,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的一名士官,也是该中队在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义务讲解的“红肩章”讲解员。成长、求学、服役都在上海的他,和一大纪念馆有着深厚的缘分。

2011年5月,刚上中专的他组织全班同学去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那是他第一次参观一大纪念馆,这次参观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两年后,他参军入伍,下连的第一堂传统教育课,课堂就设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副班长刘凯瑞为他们“客串”讲解员。橄榄绿的军装,鲜艳的红肩章,激情澎湃的讲解,让蔡晨华觉得讲解员很“帅”,从此,他发自内心的想成为一名“红肩章”讲解员。

新训结束后,蔡晨华被分配到十中队国旗班。为了保持身形,国旗班的战士晚上睡觉不能枕枕头,刚开始很不习惯的他,每晚常常要醒四五次。每次醒了,他就拿出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解说词,就着手电筒的光背一会儿。很快,3万4千字的解说词被他熟练掌握,并正式通过考核成为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

蔡晨华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中讲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父母得知他在一大纪念馆作义务讲解,想去看看他。他坚持不告诉父母自己去作讲解的日期、场次,他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期望和他来一场“邂逅”。

那天,蔡晨华像往常一样在认真地讲解,行至中途,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他的父母。视线一触既离,他顿了顿,又按平日的节奏继续他的讲解。待讲解结束时,他的父母已悄然离去,期间,双方没有过一次语言交流,甚至眼神的交互也寥寥无几。蔡晨华在两场讲解的间隙中,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他的妈妈对这半场的讲解只有一句评语:“这是我听你说话最好的一次。”

那时,蔡晨华已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义务讲解了1年零1个月,那个曾经父母印象中沉默寡言的大男孩,已悄然间成长为那个在党的诞生地面对中外游客侃侃而谈的“红肩章”讲解员。成长,自非朝夕之功,不过,父母脑海中对他的印象,却还停留在他刚入伍的日子。其实,蔡晨华的家,距离一大会址纪念馆不过4公里。这4公里,却是他这4年来最遥不可及的距离。家离驻地很近,“常回家看看”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每月许多次外出讲解的“自由”,更是给回家创造了条件。

蔡晨华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合适”。传播党史的人,心中的准绳自然立得更严、更高。就像那张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门为辛劳的武警战士们在休息室中准备的躺椅一样,躺椅上,永远空无一人,这是“红肩章”讲解员们的一条不成文的铁律。“如果我们军人都躺着,其他人会怎么看?”

遵守党性纪律,不分人前人后。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更要严守心中的底线。严谨、低调、安分守己、恪守规矩,这是1000余场党史的宣讲给蔡晨华带来的成长感悟。而他向8万余位观众传递的,则是党史中蕴藏的自信,一种在今昔对比后油然而生的强烈自信。

蔡晨华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为汉唐雄风而振奋。不过,他不太喜欢近代史,因为晚清以降的历史过于屈辱,让人读起来很难受。中共一大的召开,正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向全中国,中华复兴的巨轮从这里起航。

从只有50多名党员,到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军阀割据、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至今天的新时代。两条历史脉络,紧紧缠绕、密不可分。从筚路蓝缕,到阔步征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前行的动力。党史的吸引力,正是让每个人切身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蓝图就在脚下。那栋朴实的石库门建筑,与外滩的霓虹交相辉映,且光芒更炽。

新时代的蓝图,就在眼前。圆梦,则要靠实际行动。

苍苍九峰北麓,茫茫淀山之畔,坐落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这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镇内河港纵横,流水潺潺,九条石板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秀丽的风景,每年吸引着700余万中外游客来此观光。

在如织的人流中,有一抹橘红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支年轻的民兵应急救援队伍,组建11年来,他们赢得各类表彰奖励20余项,收到各界人士赠与的锦旗30多面。

荣誉,源自于肩上沉重的责任和始终如一的担当。水火无情,在这座江南小镇体现的尤为突出。由于常年客流量大、水网密布,老人小孩走失、游客落水偶有发生;镇内古建筑林立,也增加了火灾隐患。朱家角镇水上民兵应急分队自成立以来,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500余起,成为当地百姓中有口皆碑的“守护神”。

走进这支水上民兵应急分队的营房,码头旁,数十艘冲锋舟、橡皮艇、巡逻艇整装待发;装备库房内,无人机、摩托车、升降机、消防泵一应俱全。装备优良,训练更不放松。军事技能训练、体能训练、水上救援训练、水上消防训练……每周的训练计划表,都被排得满满当当。

水上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水上消防演练。

出于任务需要,自2016年6月开始,分队全面转型为全时备勤训练和执勤,24小时待命。这次转型,除了让队员们心无旁骛地苦练应急救援本领,也让许多人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军旅节奏”。原来,在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中,退伍军人的比例达一半以上。许多老兵在退役后选择来到这座千年古镇,为中外游客和当地居民“遮风挡雨”。

袁鹤强(右一)在古镇巡逻。

分队的支部书记、副队长袁鹤强,曾是武警上海总队某部的一位班长,所带班级在执行上海世博会安保任务中荣立集体三等功。退役后,因对军营和上海这个“第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选择来到这支充满挑战的应急民兵分队继续奋斗。

留在这里,袁鹤强时刻不敢懈怠。为了更好地和当地居民交流,他一字一句地学习上海话;为了提高抢险救灾能力,他带领党员组成攻关小组探索新配装的无人机和水上救援队的联动方式……为了肩上的担子,袁鹤强从未停下充实自己的步伐。

当然,火灾和游客落水自然不可能是常态,常年如一的枕戈待旦,日以继夜的刻苦训练,更多地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守好最后一道防线。巡逻执勤途中,他们的工作其实非常“接地气”,指路、找人、甚至是下水捞手机。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在这些往往会被忽视了的小事中践行着为民服务的承诺。这些常人眼中的“琐事”,会不会让队员们厌烦?当支部书记袁鹤强毫不犹豫地纵身入水,帮游客找出沉入水底的手机时,他已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执勤时“温柔如水”,危急时亦能“刚烈如火”。原副队长叶相毅,从部队退役后,主动回到了这个最像“军营”的地方。初入军营时,叶相毅也曾有过犹豫。出身于军人家庭,爷爷、爸爸从小对他的要求就很严格,这让他从小就对军营的纪律有一种“恐惧”。不过,来到部队后,他逐渐体会到了父辈的用心良苦,并在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中感到了军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真正的爱上了这个群体。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群体的历练中,他找寻到了内心的坚守。军装象征着的责任,穿上了,就再也放不下。“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坚守,这是不可撼动的,这样人才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因为这份坚守,每逢火灾,带队的叶相毅总是第一个进入火场查看情况,确认没事儿后再让后续队员进入。面对危情,奋不顾身,这或许已成为每位共产党员的本能。因为,共产党员那颗最为纯粹的初心,总是让他们在危急关头顾不上考虑自己。

这颗勇往无前的心,如何在军队中传承?

2016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船运大队机电班长朱金涛奉命与三位战友去广东顺德验收新装备。在进行一项性能测试时,油管突然爆裂引发火灾,凭借丰富的经验,朱金涛和一同参加测试的战友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开始救火。突然,他们发现一同过来接装的战友马伟根不见人影,大家判断,小马可能被困在了机电舱。当时,火势已经蔓延开来,新装备又尚未启用,各条逃生通道都是密闭的。此刻,朱金涛上身已被严重灼伤,手掌上的皮肤翻卷到了指甲根,但心急战友的他顾不得许多,拎起救生斧,反身冲进了船舱。几经波折,他劈开舱门,救出了被困在机电舱里的小马。

救出小马后,朱金涛却倒在了浓烟中。医院先后三次对他下了“病危通知书”,朱金涛坚强地挺了过来,但全身超过40%的烧伤疤痕总能让人回想起那次救援的生死一线。

朱金涛对此却很坦然,他说:“我是党员,又是党小组长,与战友的生命相比,这点伤痛算什么?”朱金涛转而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对他影响极深的故事。

那是五年前在浙江某海域的一次演习,朱金涛所在船的锚灯出现故障,连续修了好几次都不稳定。一位新同志说,折腾了大半夜,要不就算了吧。而一位即将转业的老班长则说:“锚灯关系到全船的安全,我哪怕就是拿着手电筒站在船头,也要熬到天亮……”那一晚,老班长举着手电立在船头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朱金涛心中。

老班长的故事,和朱金涛冲入火海救人的事迹相比,似乎有些平淡。但尽忠职守的责任担当,没什么不同。唯有将担当的意识融入日常的点滴细节,融入血脉灵魂,才会有那直面火海义无反顾的身影。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进行油料收发演练。

类似的传承故事,在人民军队中是一种常态。该基地有一个连续27年荣立集体三等功的转运班。7年前,现任班长陈奕清从他的前任班长手里接过这个已经连续20年荣立三等功的光荣集体时,老班长嘱咐他:“我以后回来‘探亲’时,这个班的荣誉可不要断了。”陈奕清只承诺了一句话:“我会像你那样,带着大家一起干,把光荣传下去!”

这个转运班常年担负各大战区的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任务,人均年栈桥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每天站立时间将近10小时,夏季要顶着槽车内近60度的高温,冬天迎着栈桥上刺骨的江风。常年的油气侵蚀,还使许多战士患上了慢性职业病。

面对繁重的油料收发工作,他们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这里的传统就是班长带着党员干,党员做给团员看。

一年夏天,因任务需要,罐区要在短时间内清理完毕。高温下进行的清罐作业,危险性极大,容易发生中毒事故。为了不影响正常油料收发,每次作业,班长、党员都要率先进罐,带头清扫,直到最后一个离罐。

党员带头,这是人民军队的历史传承。正如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中队长王浩所说:“战友们都在身后看着我,我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做。要求他们做的,我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到十中队履职不久,王浩带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手痒难耐”的他第一批上场,9发子弹全部命中。队长带头,就是最好的动员令。那次射击训练,很多队员都打出了个人的最好成绩。

行动,永远是最容易走入人们内心深处的“党课”。共产党如何永葆生机?红色基因如何代代相传?答案,就在每位共产党员的行动中。无论是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还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奉献,只要履职尽责,真心诚意地为百姓干些实事儿,最终都将化为新时代宏伟蓝图的一部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在这些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