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兄弟兵,接力守边关

中国陆军网讯(马慧鑫)“好男儿就应该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边疆,去西藏,学好军事基础,建功军营……”9月13日下午14时20分,孝义市欢送进藏新兵座谈会上,进藏新兵高校新生杨晓辉正在坚定的代表进藏新兵发言。座谈会现场的新兵家长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自豪,为杨晓辉竖起了大拇指。

14时43分,杨晓辉踏上了出征的列车,跟着他一起带走的还有一摞沉甸甸的信件。这一封封来自祖国边陲西藏拉萨高原陆军某部的家书,承载着西藏陆军某部哥哥杨鹏辉的希望与寄托,记录着边关那头深深的戍边情节。

杨鹏辉、杨晓辉是一对亲兄弟,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驿马乡白家庄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一直教育孩子们没有国就没有家,孩子们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有机会一定要报效国家。

2013年哥哥杨鹏辉因几分之差落榜后就报名参军,牢记父母嘱托,奔赴了祖国边陲西藏。对于大家来说也许西藏是一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风光独特,粗犷而原始,但对于驻扎在平均海拔5000米部队来说,这里也许是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数星星,在这里看不见绿色,更看不见飞鸟,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7%,紫外线辐射是内地的5倍。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鹏辉经历了5年水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磨砺。

哥哥杨鹏飞

2017年4月,他奉命参加洞朗对峙行动,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堆纳一驻就是7个月,四月份内地艳阳高照,那里依旧飞雪漫天,住的是单帐篷,在外面走一走,就冻得脸发紫,手脚坚硬,牙齿上下打架,本来属于花季的年纪应是“细皮嫩肉”,可他手肿冻得像小馒头,满手口子,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人民军队的一员,坚定的理想一直支持的他的信念。天当房、地当床,铺一张羊皮或一个棕垫,在零下20度的环境里露天休息。挖一个地窝子,就是他们驻守无人区里的“豪华标间”!超强的紫外线承载着岁月的记忆,直到回到家乡脸上依旧有“可爱”的高原红。

从2014年第一次获得优秀士兵奖章开始他就给弟弟写信,鼓励弟弟好好学习,将来参军报国。99年出生的弟弟,从小就喜欢舞蹈弄棒的,从课文中的革命先烈英勇奉献,到抗战影视剧特殊的喜爱,从小就种下了一个为国奉献的种子。一封封,一份份,西藏边关寄来的家书,一块块写满荣誉的军功章,传递着哥哥戍守边关,建功军营的点滴故事。2016年、2017年外出执行任务喜获优秀士官称号,弟弟也在哥哥的点滴进步中成长。随着杨晓辉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觉得保家卫国是自己的责任,也是男儿应该去的地方,自己应该像哥哥一样去完成一个男人的使命。2018年当时正值备战高考的他再次见证了荣誉和责任,当市人武部等相关部门敲锣打鼓为哥哥送立功喜报时,更坚定了他从军报国的决心。7月参加完高考,他就提交了参军报名表。当8月下旬,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中的时候,父亲问他:“大学录取通知来了,要不你去上大学吧?”父亲的话激起千层浪,杨晓辉悄悄的拨通了哥哥的电话,得知哥哥服役期满,今年即将退伍的事宜,哥哥要回来了,边关谁来守?摸着哥哥那一枚枚军功章,他做了一个让人落泪的决定——我去接力守边关。18岁的年纪,做出了如此的选择,哥哥在遥远的高原为弟弟竖起了大拇指,父母偷偷的落泪了,两个儿子相继要去守边关,也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杨家好儿男,代代是英雄,兄弟接力守边关,好样的,没给老爸丢脸。”杨晓辉父亲对他说。

杨晓辉向征兵办递交了进藏申请书。报名、体检、政审、集训,2018年9月13日,哥哥杨鹏辉上午10时宣布了退伍命令,晚上21时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弟弟杨晓辉于13日下午15时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列车。他们无缘见面,却驻守相同的地方,为了同一个梦想,戍守边关。

自古就有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说。这对亲兄弟上演了一场军营接力,他们矢志军营,献身国防,一身橄榄绿的接力,正是对这对兄弟最好的诠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