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最新动向:不再发展超级补给舰 居然直接用油船取而代之

近日,美国海军新一级舰队油船“约翰-刘易斯”首舰在圣地亚哥市的通用动力造船厂开工。该舰的建造不仅是美国海军舰艇的正常更新换代,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海军现役的“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等同于中国海军的快速综合补给舰)将被约翰-刘易斯级舰队油船彻底取代,从此美国海军的海上补给又进入了干、液货分离的阶段。

图为约翰-刘易斯级舰队油船的效果图。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有一级专用于航母舰队伴随的大型快速补给舰,即上文提到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它们拥有快得不像话的、能跟上航母舰队的航速,以及同时补给干货(弹药、耗材、粮食药品)和液货(航空燃油、水、船用燃油)的能力,是航母舰队不可或缺的“奶妈”。

而中国海军去年9月才服役的“呼伦湖”号(901型)补给舰,正是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效仿对象,结合了本身特定需求建造的综合补给舰,干货和液货补给能力并驾齐驱。

图为和美国海军“企业”号超级航母并驾齐驱的“供应”号快速战斗支援舰。

从中国军迷的角度来说,美国海军的这一举动实在令人困惑——中国海军还没“捂热乎”的快速综合补给舰,美国海军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呢?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用于补给液货的约翰-刘易斯级舰队油船,还是用于补给干货的刘易斯-克拉克级补给舰,其20节左右的最大航速都不足以跟上航母舰队,是什么使得美国人如此果断地放弃快速补给的能力?

图为并驾齐驱的干货补给船(右)、舰队油船(中)、两栖指挥舰(左)。

答案很简单:作为一支舰队和人员规模远大于中国海军的海上力量,美国海军需要更快的补给速度,以满足其远征队伍迅速增长的规模。

确切来说,快速综合补给舰虽然在航速上的确“不负众望”,但1-2艘快速补给舰依旧不足以撑起整个航母舰队的物资消耗。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美国海军多是使用快速综合补给舰在进行“二次补给”,即令快速综合补给舰在油水、干货运输船和舰队之间“摆渡”,但这依旧无法解决补给效率低下的问题。

图为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近)和超级航母(远),二者都是物资消耗的绝对大户。

更致命的是,对于一艘航母而言,其航空燃油和干货库存很多时候并不是同时处于需要补给的状态,整个舰队排队等这位“大家伙”单纯补给一样物资,是很经常出现的情况。

因此,美国海军的对策就是干货液货重新分家,这并不是拍脑袋、拍大腿的武断之举,而是经过了近十年的复杂争论和计算推演得出的结论。

图为建造中的“呼伦湖”号快速综合补给舰,排水量高达4万吨。

当然,同样是洋上补给,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情况截然不同——中国海军并没有遍布全球的再补给基地,也没有多达11艘的超级航母和十余艘相当于中型航母的两栖攻击舰,更没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全球干预”的苛刻要求,因此二者之间在补给物资、补给基地距离等重要参数上自然有天壤之别,这一点最终导致了中美两国海军力量补给舰选择出现分歧。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海上补给“干液再分离”是适合其自身的选择,并不能从中得出其力量将收缩的结论,反过来说,此事也无从指责中国海军综合补给舰“落后”,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