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土豪油霸:打不过弱小的游击队 是我们故意输的

近日,在也门胡塞武装对沙特南部省份边境的突袭当中,沙特陆军不但被打得丢盔弃甲,从边境哨所慌乱撤离,更是在撤退中丢下了一辆轻伤的M1A2S(S意为沙特)主战坦克。该车在被胡塞武装清扫战场时仅仅被命中一发反坦克火箭弹,行走装置微微受损,但沙特坦克兵居然就此放弃这辆还能作战的M1A2S,拔腿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图为被胡塞武装缴获后纵火焚烧的M1A2S坦克,胡塞武装本身的后勤能力撑不起这类装备的使用。

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八国联军"介入也门内战以来,曾经接近占领全国的胡塞武装已经全面溃败,目前龟缩在也门西部,以荷台达港为核心支点的小块地区内。照理说,一路势如破竹的"八国联军"应该很快就能拿下荷台达港,也不至于犯下这种连连被胡塞武装化整为零,分割包围逐个吃掉的低级错误。

但事实总是令人大跌眼镜。类似沙特和阿联酋部队在也门境内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战例早已数不胜数,荷台达港在三面包围下更是坚持了将近半年之久,且眼下还有继续"坚持"下去的迹象。

图为胡塞武装的"圆点"短程弹道导弹,该弹继承自原本的也门正规军。

种种矛盾,使人不得不对沙特和阿联酋领头联军的战斗力产生怀疑,但反过来说,若这支联军从一开始就是乌合之众,那胡塞武装怎么会从接近统一也门全国的大好局面,变成现在这副样子?

当然,这一诡异局面的形成,和胡塞武装现今能够"轻取"M1A2S坦克驻守的哨站这一事件本身就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图为进入也门的阿联酋军车,以及挥舞着南也门旗帜的当地武装。

在冷战结束之前,在今天的也门土地上还存在着 "北也门"和"南也门"两个彼此敌对的国家,北也门有美国的支持,而南也门有苏联的支持。在苏联解体后,北也门总统萨利赫联合多个部族武装对南也门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土的突袭。尽管战争最终以北也门的胜利告终,但部族武装分赃不均的情况,最终构成了下一场也门内战的导火索。

说到底,部族武装的蛰伏只是暂时的。一旦也门政府的管控力弱化,它就会挟北也门民众的不满卷土重来——胡塞武装就是这么诞生的。

图为也门内战正酣时"三分天下"的形势图,红色为胡塞武装,绿色为所谓"南方委员会"。

在萨利赫战死,原政府派系"哈迪派"式微的背景下,南也门的独立倾向也开始抬头,"南方过渡委员会"也就此出现在也门问题台面上,原本的双方交锋顷刻间蜕变成三方内战。

而在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同时,阿联酋和沙特也各自"押宝",前者支持"南方委员会",后者则支持哈迪派系。可以这么说,若胡塞武装被彻底消灭,阿联酋和沙特恐怕还要在也门大地上再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来决出谁控制也门的最终胜负。

图为阿联酋的"勒克莱尔"坦克群,这类装备部署在也门实质上也有警备沙特的作用。

更严重的是,通过实质占领和统治也门,沙特和阿联酋的军队都能从当地平民和交通设施上获取不少好处,而若他们打败胡塞武装,就必须得从也门境内撤出,这是无论哪一方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因此,在将雇佣精锐部署到富庶地带以提防合作伙伴突袭的同时,阿联酋和沙特就不免在胡塞武装的包围圈上出现"薄弱地带",继而被胡塞武装分割蚕食……这诚然是两个海湾地区大国的悲哀,也不得不说是也门的悲哀。(利刃/TO)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