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跑”未来 专家共话马拉松美好明天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赵欣悦)1月18日下午,由人民网、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主办、人民体育承办的2019中国马拉松风云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在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就科技如何助推中国马拉松事业展开了一场主题为科技助‘跑’未来的论坛。论坛由人民体育品牌总监王嵩主持,盈方体育传媒(中国)有限公司时尚体育部总监吴洪涛、 中迹体育总顾问张思杰 、建侬体育董事长王玉明以及悦跑圈训练中心总监王乐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跑者开始为自己添置高科技产品,帮助自己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对此,王乐表示:“我从2002年开始跑步,那时候根本没人真正懂跑步,甚至连何为配速都鲜有人知,那时候的科学训练仅在专业队,不在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了智能手机、有了带GPS跑步功能的手表,这才让科学跑步真正落地。另外,科技的应用还体现在传帮带模式的转变。之前都是线下的师父带徒弟,如今,我们只要在线上给跑友传达一个简单的训练,比如告诉他正确的动作,或者给他一个训练计划,他们就能自行训练。跑友们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些科学的工具,在先进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大家一定会跑得更快、更好。”

在漫长的马拉松赛程中,运动手表可能不是必备,但跑步的服装与跑鞋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贴身运动装备中的科技元素,王玉明表示:“我们建侬品牌做了25年,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努力把科技的智能产品与马拉松的服装结合起来。在服装外观设计上,我们坚持原创,大胆创新,力争用最好的面料,关注跑者的感受。国产品牌就要坚持原创,把设计和先进的工艺完美结合,每款衣服出厂前,我们都要求设计师能够穿着它跑够100公里,这样才有说服力。春夏秋衣服的面料和款式都要能随着温度去变化,我觉得国内的体育品牌都能够这样精雕细琢,那中国品牌一定能打响。”

如今,跑友们参加马拉松变得越发容易,报名、缴费、成绩查询等都可以通过线上进行,运营方获取的大数据信息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为跑友服务。关于这方面,张思杰说:“中国电脑科技以及网络发展如此迅速,这大大帮助了中国马拉松的发展,如今我们正直追甚至已经超越了许多国际马拉松赛事,包括六大满贯。关于未来,我们赛事组织者会利用科技更好地组织比赛,有了大数据的支持,我们会清晰地知道跑者的地理位置、结构体等,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我们还可以给每一位跑者贴上标签,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每名跑者服务。在比赛当天,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人脸识别可以帮助跑者迅速领取物料,避免了以往排长队的尴尬。另外,比赛的传播和宣传也可以更加丰富,很多人反映马拉松比赛不好看,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内容,利用先进的直播、互动等手段,观众也能体验到马拉松的乐趣。我相信,只要我们主动拥抱先进的互联网科技,未来的马拉松甚至是所有体育比赛的传播,都会进一步突破,让外行的吃瓜群众都能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

关于先进科学技术对马拉松发展的帮助,吴洪涛还补充表示:“现在的马拉松比赛,我们看到了不少科学技术的应用,但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比如医学技术的改善和医疗同马拉松比赛的结合。马拉松运动具有一定风险,我们很依赖医学技术,像心脏内科、外科,肝胆内科、外科,包括普外科、创伤外科以及急救学科的发展,对马拉松运动的意义都很大。目前,我们的急救车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需要改善,要想让跑者健康地参与马拉松运动,医学科技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作为赛事组织者,我们要主动伸手拥抱医疗机构,和他们达成一种互动,确保跑友的跑步变得更加安全。”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旅游局等10部委关于印发《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规划预计在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结合现状,四位嘉宾也对2020年的马拉松发展做出展望。吴洪涛表示:“我特别期待5G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很可能会让这项运动有巨大的改变。我认为,如今马拉松之所以井喷式地发展,这跟微博、微信的发展有很大关系,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让这项运动的魅力被无限放大。未来的5G技术会让传播变得很快,格外令人期待。”

张思杰说:“2020年马上到了,我觉得畅谈目标,不如考虑我们应该为马拉松发展务实地做什么。也许未来,跑者后台的管理不仅限于运营公司,如果能跟城市合作,将城市的网站与我们赛事的后台结合起来,那么是不是赛事会对交通有怎样的影响,应该怎样引导就会一目了然。另外就是传播方面,现在我们做的只是单纯的内容互动,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真人秀,或者是人物多层级的导播。互联网是要主动应用,用科技造福跑者,用互联网推动马拉松的未来。”

王玉明表示:“未来马拉松赛事会更加规范、时尚,同时,我相信,围绕着马拉松运动,还会诞生出更多全新品牌,为马拉松的后备军打基础。”

王乐谈说:“如规划所言,2020年要达到1900场马拉松,这就意味着每周末四五十场比赛,光看报名信息就要一个多小时,这要求我们做互联网APP的要积累更多的用户数据,做一个千人千面的APP,让跑友优先看到适合自己的比赛。我相信大数据在未来会应用得更加广泛,无论是赛事体验,还是科技、医疗的手段都可以提前提示。如果,这些方面早未来都可以更智能、更容易满足赛事和选手的需求,那马拉松一定会变得更有魅力。”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