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可能对“游戏化”有什么误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游戏化”又成了一个流行词,就跟之前的“裂变”一样。大家总想找到一枚“原子弹”,核平所有教育问题(这种思想倾向本身也是教育的问题)。可惜的是,这是神话,不是现实。现在教育圈所做的“游戏化”就是在“教育”的内核外加上任务,积分,勋章,奖励,排行榜组成的一层壳(其实这根本不是游戏化,只是借用了游戏中的一些元素,游戏的核心是GAMEPLAY,也就是玩法)。其实圈内的公司早就已经尝试过了(2014年我就在青果尝试过)。这种“游戏化”有一定作用,尤其在初期效果明显。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产生厌倦,也会发现里面包的“馅”依然是枯燥乏味的教育,游戏化就彻底失效了。

如果不改变作为系统内核的教育,就永远是隔靴搔痒,无法产生质的变化,还是“教育在线“。

大家苦“教育”久矣,但为何现有“教育”依然能存续?仅仅是因为惯性吗?

现有“教育”当然有它的好处:

一、超高的性价比

把过去5000年来人类学到的知识,浓缩在短短的12年里,只用人生10%左右的时间,却收获一生够用的知识。这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买卖,怎么算都只赚不赔。

这对家长,学校,老师,教育部门,这些教育者们都有巨大的好处,对社会也是,甚至看起来对最终的受教育者-学生也只有好处。简直是没有输家的完美合谋。但所有人忽略了,学生不是压缩饼干,而是有自己思想的人。

二、简单、成本低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教师的工资都低的吓人。与其钻研门槛极高的教育和学习科学,不如直接雇佣老师,把教学的任务甩给老师,这是最简单,最不费脑的做法。当老师成了上课的机器,面对大量学生,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自然就像大医院里的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也不把人当人。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谁都做不到,因为这不可能。

三、降低企业的筛选成本

一张简单的文凭,就能轻易的用来判断应届生的聪明程度,对于老板和HR来说,都是最简单,最不费脑,筛选成本最低的方式。这反过来又强化了现有的上学-找工作路径

这三个好处,再加上百年来的惯性,让撼动现有教育,几乎成了Mission Impossible

但几乎不等于概率为0。因为有挑战,所以有意思。

现有教育的深层问题

现有教育的过程,就是老师试图给学生大脑编程的过程。但学生的大脑不是电脑,不是代码怎么写就怎么执行。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编程(这里的编程是广义的编程,包括写作,绘画,编曲等等创造过程),而不是让他们重复你的编程过程,或者干脆代替他们编程。

另一方面,现有教育,培养的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老师的能力。我见过很多小老师,毕业后从助教做起,慢慢讲的多了,越讲越溜,运用的活灵活现,从小老师成长为了名师,但学生换了一茬茬,中等生依然是中等生,没有任何变化。

现有教育的意义,就是像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工具,而教育的意义应该是帮助学生搞清楚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个人格上完整的人,而不是成为一名有人格缺陷的优秀工具。不怕机器像人,就怕人像机器。

从教育到学习

人天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硬编码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生存几率,进化的目的是求存。学习是我们的天性。

在一本书中看过一个例子。有人在印度的一个贫困地区的墙上,安装了一台电脑,没有任何人教,但是当地的小孩没有多久自己就学会了使用鼠标和键盘上网看动画片,打字,玩游戏。

现有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就相当于鸟类学对鸟类的作用。我听别人说过一个设计小哥哥,他管shift键叫s,h,i,f,t键,他没有上过设计课程,没有掌握所谓的设计理论,他就是自己不断摸索,上网查询,自己练会了设计。操作起来跟弹钢琴似的,一张海报一会就出来了,你让他讲他也讲不出什么来,他就演示给你看。

从学习到游戏

有些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学习的过程非常像游戏。在经历了真人录播,动画,真人直播,游戏化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游戏才是学习的最终形态。

有很多人觉得游戏和教育是不相容的,教育和游戏当然不相容,但游戏和学习是天生相容的,或者说,游戏即学习,学习既游戏。

想一想你第一次玩麻将的时候,第一次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怎么就会玩了呢?有人在旁边一步步教你怎么玩吗,并没有。你玩着玩着自己就学会规则了,就知道按什么释放技能了,根本不需要人教,你自己都意识不到你学习的过程。

一谈到游戏,世界上的大多数家长都瞬间变怨妇,如临大敌。

如果游戏真的百害而无一利,是不是早就应该随着进化被淘汰了呢?毕竟游戏还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求存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但依然被保存了下来,不仅在人类世界,在动物界也非常普遍。

因为游戏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模拟(学校的教材相反,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和简化),可以让我们在安全的情况下,适应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一旦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应对,在真遇到情况的时候便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存几率。大脑还为此特意进化出了多巴胺奖励,一旦游戏成功就会产生多巴胺鼓励我们继续游戏。

之所以很多人把游戏看成玩物丧志,是因为这些游戏本身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我们不太可能像在游戏中去拼杀,去攻城略地。但在古代,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不会拼杀你可能就被动物吃了,被敌人杀死。没有攻城略地的智谋,军队被击败,城池破,家园毁,亲人被杀。

但这些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所以沦为了休闲娱乐。

那如果我们让游戏适应这个时代,融入基本的通识教育,那游戏是不是就能用于学习呢?其实已经有很多案例。

比如最早的飞行模拟游戏,就是为了低成本培训战斗机驾驶员的。

《微软模拟飞行》,《武装突袭》,这些真实到变态的游戏开始完全是为了培训存在的。你还可以在《大航海时代》中学习地理知识,在《辐射》里面学习英语,在《CSGO》的全球服和老外聊天,在《传送门2》中学习空间几何,在《文明》和《刺客信条》中学习历史,在MOBA游戏中学习团队协作,在《星际争霸》中学习公司运营。

更不要说深受全球小学生热爱的《我的世界》

探索→尝试→失败→再探索→尝试→成功。这才是学习发生的过程。为什么一款《Scratch》能在国内掀起素质教育的浪潮?因为它像《我的世界》一样,是一个自由探索,尝试,创作的游乐场,对孩子来说,世界就是巨大的游乐场。成人的世界喜欢有限的游戏,要有明确的获胜规则,要竞争,要赢。但孩子的世界更喜欢无限的游戏,一切皆有可能,可以竞争,可以协作,也可以自己玩自己的(《GTA》系列就是无限游戏的典型代表)。你可以一直玩下去,没有一个明确的终止边界。

以上是狭义的游戏,广义的游戏还有制作一个鬼畜视频,做一首vocaloid歌曲,画漫画,表演广播剧,写一个小说。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很多工具,需要翻阅很多资料,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有什么技能不能通过搜索引擎来学习呢?这些行为难道不算是玩的一种?有些孩子写学校留的作文写不好,但写自己感兴趣的小说却天马行空,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教育有问题?现在全球的小学生流行对话体小说写作,就像微信对话框一样。他们还自己制作小说的封面。难道只有上课留的作文作业才是写作,写小说就不算吗?

如果没有生存顾虑,在最自由的时候,学习最大的动机就是玩。

我们传统的上课形式,我叫做学习的1.0

比这个更有效的是费曼学习法,也就是把老师教的讲给别人听(这就是为什么好多老师越讲越厉害)。我管这个叫学习2.0

但这还不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用这些知识。所以我管通过游戏来学习,叫做学习3.0。

从游戏的角度反击“知识无用论”

有人说,那像慈禧的尿壶重三斤这种知识能有啥用,当然有用,如果你把写一部盗墓小说当作游戏,盗的宝藏中有一个是慈禧的尿壶,不就有用了?不是这些知识没用,而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游戏”用来“玩”。

老师角色的转变

那么老师的角色该怎么改变?老师应该作为提示和答疑者存在,遵循“HOEO(hands off,eyes on)”原则。

当学生在游戏中迷茫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时候,老师应该像游戏中的提示一样,告诉学生还可以这么玩。当学生遇到困难,怎么尝试都不成功的时候,可以请教老师,老师答疑。除此以外,老师就应该默默的看着,不干预。

说了这么多,游戏式学习难道没有缺点吗?

当然有,

游戏式学习的缺点

一、时间成本高性价比低

孩子探索试错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这点是无法跟现有教育的高性价比抗衡的。

二、难量化

不像传统教育的考试,可以得出一个标准分。你很难将孩子玩游戏水平的高低,映射到将来中考高考的分数上。高考是我们大多数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运动对孩子的发育,包括智力发育都是非常关键的,但如果孩子们一直对着手机或者是屏幕,首先影响视力,其次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所以我建议游戏和运动结合。运动中既要进行有氧训练,主要看心率的指标,也要进行无氧力量训练,主要看单位时间充血程度这个指标。

关键困难

一、极高的研发门槛。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老师,还要心理学家,脑科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学家。这也是跟传统机构的简单,低成本,低门槛模式无法相比的。从这点来看,能聚集起这么一批专家的更可能是游戏公司,而不是教育公司。

二、大量资金和耐心

教育更像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生长。不像传统的互联网工具产品,可以短时间爆发,不太相信资本的耐心能撑到开花结果的那天。所以资金将是一道坎。

综上所述,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往往是游戏巨头,比如腾讯最近在加大功能游戏的投入,已经有了各种不错的尝试性作品。意外的是京东这个非游戏性巨头却打算今年下半年引入《我的世界教育版》在国内的代理权。

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呢?

其实市面上这种产品已经很多,在AppStore里能看到,但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的。比如我小侄女玩一个游戏,是一只漂亮的3d小猫,每天要给她刷牙,洗脸,喂她吃饭喝水,穿衣服洗澡等等。离K12学习还比较远。

如果你本身不具备游戏的DNA,故事也是可以尝试的方式,我们之所以从石器时代就喜欢围坐在篝火旁,听长者讲故事,就是通过故事来在脑中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应该怎么处理,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存几率,这一切也是为了生存。比如《火星异种》中融入了大量的昆虫知识。

作为一个运营而不是教师出身的教育工作者,我只能算教育圈的小学生,以上肯定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佬不吝指出,非常感谢

中国有很多聪明人,而最聪明的人都在教育圈,即使拿着最卑微的薪水,也义无反顾。除了情怀,可能因为这是世界上最有挑战的事业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PS:我在业余时间也在制作一个面向小低年级的英语学习游戏,还很初级,拿不到台面上,就不献丑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