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购率低下!知识付费韭菜越割越少,用户质疑被收“智商税”

"

“知识付费”这个词的兴起大概在2016年,当时罗振宇仅靠一个名为“罗辑思维”的公众号刷屏各大微信群。也在当年,一条贴片广告拍出了2200万的罗辑思维和Papi酱引起了互联网行业的沸腾,当时的内容创业者们还不知道原来内容营销还可以这样玩。

届时,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微博付费问答、荔枝微课、千聊、樊登读书会、新世相……市场上涌现层出不穷的知识付费平台,众人趋之若鹜,相信大家都对其中某些平台都略知一二。

为知识付费的初衷无可厚非,精明的商人们也正是看中当下年轻人焦虑的痛点,一击即中;不过,当知识成为商品,与利益挂钩便滋生了许多以牟利为目的,售价离奇、内容粗制滥造的“伪知识”。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工商总局将严打知识付费行业乱象问题,在网传的《通知》中包括课程封面、简介、详情、文章都不能再出现受益者反馈、名人或者机构协会背书、公众号留言等广告内容。

虽然此消息还未证实,但知识付费行业在一派繁荣景象背后,确实乱象丛生,甚至有人犀利地指出,“年轻人迷信的知识付费不亚于老年人买的保健品”。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知识付费行业之所以会令人诟病,除却内容不能满足需求,知识付费平台的授课内容质量水准差,完课率低,缺乏完整的服务规范,甚至许多付费内容靠包装营销,夸大其词的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这些都在渐渐消耗掉用户对知识付费的热情和欲望。

经过几年的发展,起初为焦虑付费的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各类产品的打开率、完成率、复购率呈现下降态势,营销方式很难出现刷屏现象。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仅为30%。这反映出,许多知识付费的产品带给用户的价值或许有限,或者出现上述的各种问题。

有趣的是,曾经振臂高呼的巨头们如今正在努力和“知识付费”概念撇清关系,罗振宇称罗辑思维做的是“知识服务”;显而易见,知识付费这个词已经略带贬义,这个行业正在经历阵痛的转型期,未来或许不再那么容易捞金了。

而对于读者而言,除了知识付费产品营销过度,我们应该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能力,知识需要积累,知识付费并非一蹴而就解决你所欠缺的。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