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网红 平顶山这个人的剪纸作品被奥组委收藏

庄稼汉出身的“中原神剪”陈子豪,痴迷剪纸艺术40余年,从摆地摊到大学特聘老师,国外访问,再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路走来,其作品创作没有套路,全凭想象。

见到有着“中原神剪”美誉的陈子豪时,他刚从斐济访问回来不久。他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以文化交流的身份出国,所以他走时还带着住处的钥匙,慌慌张张地竟然又把钥匙丢在了国外。

陈子豪六十年代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张官营镇杨庄村,他七八岁就跟着奶奶开始学剪纸,当时十里八村谁家逢着结婚过节的喜庆事,都要来找奶奶给剪几个字、几片花样儿。跟着奶奶不仅学剪纸,还能听奶奶讲老鼠嫁女等各种民间传说与风俗。

陈子豪天生不是块种地的料,纸越剪越好,地却越重越差。在农村,种不好地是没法养活自己的,帮人剪结婚用的各种装饰,他有时能收到2毛钱的红包,有时能吃顿饭,得盒烟,这就算酬劳了。

2003年,陈子豪来到郑州,租住在三环边上的都市村庄里,每天带着自己的剪纸在天桥上换几个吃饭钱。钱不多,却少不了跟城管玩玩“捉迷藏”。

郑州不好混的时候,他还去过云南。云南的女人们似乎个个手巧,剪纸好手很多。但当地的人们像看稀奇一样,男男女女把陈子豪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甚至连墙头房顶上也站了人,看他剪纸。一位老太太说,我活了一辈子,没有见过有男人把剪纸剪得比女人还好的。

年底的时候,是陈子豪的“生意旺季”。当年还没有现在的大型胶贴画,商场的窗花全得靠手工剪。郑州市的正道花园、紫荆山百货大楼等不少商场的玻璃窗花都是他剪的。第一次给某商厦剪完了全套的装饰,经理问他多少钱?他说:给15块吧。经理笑了,给了他30。

他最得意的一次,是一个很体面的人拿着一个电脑刻图来问他:你会剪龙?他说,是。对方说,你看能不能在这俩字外面盘一条龙?他说,试试吧。最终,他剪的图案完美地与原字结合在了一起,对方很开心,问多少钱?他说,给10块吧。对方一愣,给了他100元,然后告诉他,自己的企业要申请一个商标,用电脑设计怎么盘都不理想,他剪出的图案让非常完美。

因为不会讨价还价,陈子豪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庆幸的是,一个大学的老师在桥头看到了他的作品,请他到学校去给大学生讲课,一节课100元,这对他来说,是个人生的转折。随后,陈子豪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授课生涯。目前,他已经是郑州大学文学院的特聘老师,每周给汉语言国际学院的学生们讲课,他的学生中,有差不多一半是外国的,美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的都有。

陈子豪的作品,先后被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档案馆、奥运会组委会等单位收藏。他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做的东西,竟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017年9月,平顶山市申请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他是唯一的剪纸艺人。

作为民间艺人,陈子豪对国内各地的剪纸风格了解得较多。他说,河北的精细,山西的粗犷,而他的作品,可以想精细就精细,想粗犷就粗犷。精细起来,他能把别人的婚纱照等照片用剪纸剪得惟妙惟肖,看一眼来人,用三五分钟时间就能剪出一个连本人都会说像的人物剪影;粗狂起来,连专家学者都会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

在多年的积累中,陈子豪似乎摸到了艺术境界更高的法门。去年,他开始尝试放下剪刀,用手撕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尝试后的作品,受到专家与爱好者的欢迎。陈子豪说,手撕的作品,不仅古朴自然,而且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剪纸剪了几十年,陈子豪说,跟着奶奶学习的剪纸技艺,以及小时候听到的各种传说,早已经在脑子里融汇成现成的图案,他只需要把他清晰呈现出来就行了,“我看到一张纸时,它已经不是一张纸了,脑子里就知道它应该是啥样子”。

当了网红,成了教授,也入了非遗,但陈子豪的日子只能算勉强维持。他租住的几间旧房子,每月需要1500元的房租。他终于算是有了一家自己的店面,但主要还是靠商场给免了房租。不会网络营销,不会讨价还价,他的作品至今依然是“你看着给吧”,所以子女们没有一个愿意跟他学习这门技艺的。

子女不学,陈子豪只好自己在老家收了两个徒弟,希望能把自己心里存着的技艺传给他们。目前,他想筹备一个自己的展览,“准备精心再创作一些作品,最少得半年时间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