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一代船王、小刀会、邹韬奋妻子、于光远……上海乔家路77号忆往

每每仰望宜稼堂书架上置放的各地古藏书,年幼的我总是不禁感慨,郁泰峰真是一个传奇啊!

宜稼堂遗址

我是何时对我们这个家产生印象的呢?

或许是在牙牙学语时,母亲拉着囡囡的手,讲述“郁半城”和这座宅院在上海的峥嵘岁月吧。

每每仰望宜稼堂书架上置放的各地古藏书,年幼的我总是不禁感慨,郁泰峰真是一个传奇啊!一百五十年前,泰峰是沪上沙船运输业首屈一指的人物,甚至被称为“一代船王”。乔家路77号——我的家,也在此时逐步修建竣工。泰峰骨子里是一个读书人,坚持要修一座藏书阁,广受江南文人赞誉的宜稼堂便这么诞生了。在这座“三进九庭心”建制的大院内,镂空雕花的斗拱撑起厚重的屋檐,门楼的柱石印着郁家的徽纹,房子式样甚至引得诸家仿效。以至今日,用以填塞桌缝之物,仍是咸丰时流传下的金砖。我,便生在这座大院里。

刚满髫年的我,时常从闺房的格窗探头张望庭院格栅,想象着母亲描述的场景。泰峰曾将从风火墙逃进我们家的小刀会起义农民保护在那里,并允许他们在77号成立南门指挥部。此后,他又为上海市民造福,将上海城墙整体加高三尺,泰峰“郁半城”的称号由此得名。听说原南市区妇幼保健院里面就有一堵砖墙,砖头上还刻着我们郁家的款。此外,豫园点春堂前的假山、文庙里的塔,也和乔家路77号颇有渊源。噔噔噔,是谁上楼的脚步声,原来是“绍兴奶奶”,她是邹韬奋的妻子,他们曾经在乔家路77号避难。郁家老宅也为革命事业献出过力量呢!

抗战爆发后,叔公觉得我们这么大的房子,人却不多,于是就在大院办了一所学校,叫广才。分成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我也在广才读书成长,广才校规极为严格,不允许女学生离开学校,当时不理解甚至有些叛逆,如今想来都是为了保护我们不受日本人的侵害。多亏叔公的坚持和严格的校规,日本人从未踏入学校破坏过。我在广才的同学们如今在世的已屈指可数,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并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对了,我们郁家还走出了一个大人物。2002年,于光远坐着轮椅到乔家路77号来,我见到了这个共和国的大经济学家,大家都说他是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我们也深感骄傲,因为他也是这个大家族里的一员,他的原名就叫郁钟正。

耄耋之年的我兴许哪天也要和这座生养我的院子告别了,但我仍希望郁家的后人能够将我们口耳相传的家族史流传下去。无论去了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以郁家家风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能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乔家路77号。

说了这么多,我好像忘记介绍我自己了吧?我叫郁树湄,今年86岁了,是海上郁家地地道道的后人。(郁树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