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体系 让制造业由大变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全面渗透、交叉融合、多方协同等特色尤为突出,加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性经济。这就为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制造业在助力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更需树立信心,同时还需要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有相应精准化的支持举措,以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意愿,帮助企业解决原创能力弱的短板,通过双向发力,由产业链低端迈向高端,从而促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

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是必由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全面渗透、交叉融合、多方协同等特色尤为突出,加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性经济。这就为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国内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分工格局及时跟进和不断变革。

我认为,制造类企业首先要分析清楚行业发展特征,找准技术创新方向,运用有效实施方法。以市场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产业共性核心技术为支撑,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推动下,围绕着产品技术创新和平台架构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快速形成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平台,迎接和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局面,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体系和创新能力。

如果说过去在相关政策推动引导下,靠资源加工驱动发展的制造类实体经济赢得了明显的产业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那么在新的产业形态和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目前企业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缓慢,都是由于过去行业普遍不重视研发,过多依赖模仿跟进的“山寨”发展路径造成的。制造业企业面对目前发展中的困境,在企业层面,只有舍得和重视研发投入,让自身的创新实力提升上去,才能使其真正进入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状态。

从相关数字对比中显示,我国制造类企业在创新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短板。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利润比为2.13%,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制造类企业的这一数字平均为2.7%,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原创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制造类企业还有相当差距。

西方各国目前都在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美国正在创建制造业网络平台,英国在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和脱节问题,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我们要深刻洞察这一变革趋势,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行业变强

需要拉住科研院所这双手

当然,国内制造类企业科研创新力不足,不单归于企业自身不够重视,还有长期以来业内不够健康的竞争环境、不够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等内外多层机制层面、生长土壤层面的问题,没有形成政、产、学、研、用、服六纬一体的产业生态环境。

尽管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多个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但效果不够理想,呈现出专利成果丰硕,但转化效率低下的局面,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协同性不够,不管是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的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难于激发出来。所以,当下相关部门急需要做的,是对科研成果归属不清晰、转化渠道不畅、转化价值不高等问题,给出解决之策。否则,企业拿到“成果”也搞不懂,不能用,只能使国家投入大量经费的“成果”束之高阁。

对于如何激发科研院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建立更加顺畅的双向协同机制。建议:要倡导创新的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国家相关部门还要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标准。比如,按照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产品化问题、商品化问题等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改变目前过于简单、粗放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而搭建产学研相互借力、协同创新的一套运行机制,最终达到基础研究靠院所、技术创新靠企业的主体责任划分;目前对项目资金的评价审批和考核标准,过于被论文数量和等级所支配和左右,考核评价与个人利益的分配机制比例也不够科学,形成简单的数量与利益关系,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激发性和有效性。

需要国家政策层面

给予精准的支持与推动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国家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发展期,如何通过国家层面的精准支持举措,帮助制造类企业补上创新的“短板”,进而产生创新性的内生力量。

为此建议,按照国际行业划分标准和国家产业基础现状,以及基础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和划分行业领域。每个领域建议布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组建一批省市级的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层级化的创新生态体系。

同时,建议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指导思想,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内龙头企业参与共同组建产业联盟,从而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的多产业、多技术相互协同与融合的行业发展创新模式,从而弥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融合难、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等长期没能解决、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对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如何发挥更大的行业创新引领作用,建议首先应抓好顶层设计,采用“公司+联盟”的运行方式,统筹各种资源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制定建设的方案、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避免出现同行业领域重复建设,或者成为各地哄抢和你争我夺的“金字招牌”。

在中心的具体管理程序上,建议要避免多头管理,明确一个部委负责协调和审批的主体责任,指导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技术创新多级联动机制;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评审、评估、评价,设计系统化的监管考核机制,建立整改、退出和摘牌机制,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年度运行效果评估情况,执行相应罚则。

在全球制造业体系和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节点,面对复杂的环境与背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制造业转型足够的重视和精准的支持举措,只有这样,我国制造业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才能走出若干进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中国制造企业,为国家走向制造业强国提供有效支撑。

(作者系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