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物 | 邵韦平:执业三十载,匠心不改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中国的新时代地标设计中几乎难以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邵韦平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由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建造一座代表现代中国的建筑。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凭借凤凰国际中心项目一举拿下2014詹天佑工程奖、2014最佳 BIM建筑设计奖、2014公共建筑类金奖、2015科技进步奖、2016工程建设行业全球卓越奖,建筑类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建筑奖项,让中国人开始追赶上世界建筑设计的步伐,以一件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与各国建筑师对话。2018年,因其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卓越贡献,获得”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人物建筑篇”提名。

在北京四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的西南角最靠近城市中心的一侧,坐落着一座极为特殊的建筑——凤凰中心,它拥有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却“圆融”地与周围城市、自然环境对话,实现了环境的连通与开放,并真正扎根于城市场所之中。

国际著名建筑期刊美国《建筑师》杂志专篇论文中曾评价凤凰中心,“证明了中国建筑师登上国际舞台”;“发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模式转变的信号”;“意味着现代建筑创新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中国人手中”,中国建筑设计取得如此之高的评价,这在以综合与复杂著称的建筑设计领域是罕见的。

三十年磨一剑

在划时代的变革中,我国的城市建设实践向现代化大步迈进,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形象,城市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建筑师的匠心。同样,凤凰中心的落成离不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邵韦平的原创与主持建设。谈起这座收获无数好评的建筑作品,邵韦平却谦逊地说道,“凤凰中心的成功是由诸多复杂原因影响促成的”。

为了传达凤凰建筑应具备的对智慧追求与理想探索的无穷无尽,建筑师采用了西方数学的“莫比乌斯环”作为设计概念。“莫比乌斯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图十分相近,它有界无边、无限循环的空间意境也暗合了太极文化中事物相互关联的自然观,从而让建筑传递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一个大而化之的建筑概念发展成为可度量可建造的实施方案并不容易。团队选择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和参数化手段支持建筑设计,提前走上了一条“明天”的设计与建造之路。在数字建造之路上,不同于比较粗放的传统设计模式,“几何控制”使得建筑整体与局部之间有着明确恰当的关系,从而创造出建筑的完整性、精确性与高完成度。

几何规则的精确控制是中国本土建筑师的薄弱环节,但邵韦平选择了迎难而上。凤凰中心的设计过程,没有简单地从形式上做一些“表面”的设计,团队建立了一整套由二维发展至三维的几何控制体系。通过对复杂的建筑问题进行理性分解,挖掘技术构成的内在逻辑,实现结构、建筑、装饰、施工多位一体的“立体”建构,使建筑的成果达到“精细化”水平。这种基于“建造”意义的设计创作的方式,保证了建筑从概念生成到建造实现的真实与科学。

事实上,在凤凰中心的设计之初,“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实现非线性的复杂形体建造,面对着非常严峻的未知的挑战。回首那段记忆,邵韦平满怀自信地说,“我和团队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更深入的去思考建筑学的本质问题,从而在具体的建筑实践问题中寻找到更接近真理的答案”。这份成竹在胸的自信与底气,是来自于三十年职业磨练、十年与顶级设计公司合作经历,以及大量高难度工程实践的历练以和对前沿设计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建筑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就像邵韦平所说的,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追寻真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在完成凤凰中心这座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创作、代表当下建筑技术水平的作品之前,邵韦平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

1984年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邵韦平就进入了北京建院工作。那时的建筑市场不似现在这样的开放,市场所要求的设计水平尚不严苛,建筑师按照既有的程序满足必要的技术规定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对于建筑师的评价要求,也仅限于经过项目历练后,娴熟掌握技术规范,解决专业配合问题就是十分合格。回忆起早年做的许多项目,他说“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有些项目也得到了一定的奖励,但是当回头看,却感到那个时候很多做法不成熟,似是而非。”

时间来到1995 年,因为北京侨福芳草地项目,邵韦平与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 SOM 有了第一次接触,他明显地感觉到国内设计院与优秀的国际公司的差距。当时国内设计主要满足于感性的形式和效果表现上,外方却注重整体逻辑关系与精确的完成面表达。“一个优秀的设计团队应该具有运作机制和对品质的标准”,邵韦平开始思考改变国内习以为常的粗放设计模式。

新世纪迎来了国家的大发展,2003 年开始,邵韦平作为中方的技术负责人全面主持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建筑设计,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更是国家首都的空中国门。这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保障项目对邵韦平个人的职业生涯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四年时间完成这条“巨龙”任务不可谓不艰巨,邵韦平带领二十多位北京建院的精英建筑师,投入到设计和建设中。如此超大规模的机场建筑中很多功能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的,随着设计的不断进展,邵韦平和团队与几十个部门分别沟通,确定最终的内部流程的方案。与外方、业主、部门的对接,合理安排内部团队工作,指导工程建设……为保证奥运会顺利投入运营,邵韦平事无巨细地工作在第一线,在日夜辛劳的同时收获满满。

在当时的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之下,境外建筑师把持了国内的建筑原创市场,带来了原创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邵韦平将压力转化成设计水平的提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他看来,“通过近距离合作得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交流,使我可以从职业的深度去思考如何能把别人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变成自己的工作习惯。“西风东渐”中,国内设计师需要深刻反思设计理念和改进设计方法。”

首都 T3 航站楼与国外设计团队合作中,由于很注意将外方的设计优势深入地分析、吸收,进而提升自身的设计原创能力。从协同设计组织到设计深度上对“建筑完成面的有效控制”,从精确的建筑控制逻辑到统筹各专业的整体设计原则,邵韦平在建筑体制和观念上推进了改进。那些从前隐约感受到的、似是而非的观念和做法更多的是感性成分在其中,随着理性成分的不断增加,建筑师能持久地控制建筑、保证建筑的品质。

“数字技术不会成为我们的设计风格”

从T3航站楼到带有强烈数字印记的凤凰中心,随着三维数字设计经验的不断积累,邵韦平和团队深深地感到数字设计技术已日趋成熟,建筑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了,“数字技术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

以参数化设计、 BIM 技术为核心的工作方法,在接下来的中国尊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发挥。中国尊,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区Z15地块,是高度达到528 米的超高层建筑,是北京未来的新地标、新高度。尊,是古代的礼器。意为敬奉,起时双手捧至顶,行顶天立地之势。为展现庄重的东方神韵,中国尊并未采用北京超高层建筑常见的直线形态,而是参照传统礼器尊进行了中部的收分。

“虽然建筑造型比较周正、理性,但是这样一个收腰的处理仍然带来很多技术难点”,谈起项目,邵韦平感慨道。团队在凤凰中心建造中所创造的“几何控制”法,在中国尊的设计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基础控制面上基于功能、材料、建造和安装等因素的几何控制线,在经过反复修正改进后被“冻结”。通过逻辑推演与之发生衍生关系,进而对结构、幕墙、装修等系统建立了二级几何控制规则。这样精确完整的控制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筑的最终成果呈现。

到底精确到何种程度?邵韦平举了个例子,中国尊幕墙的容差,宽度不能大于4毫米,包括角度的控制。在这种高精度的要求下,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不断优化,板块的优化率达到了18.8%,玻璃板片的优化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1%,近两万五千块玻璃被优化为七百块,既降低施工难度保证高精度完成,也极大地节约了建造成本。“我们在BIM技术进行深入的挖掘,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保证”,有赖于团队对于设计内容和运行更新系统的深入把控,对中国尊的全寿命周期的创作指导理念、设计组织与管理、专题研究、精品创作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但在被问到数字建筑是否是他和UFo的风格时,邵韦平纠正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数字技术”是广义的,不应该被当做一种风格,“数字技术不会成为我们的设计风格,在未来我们会根据建筑的需要、因时因地的选择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合理运用技术,并不囿于技术,这或许就是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应用的最高境界。

“我们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自1984年执业以来,邵韦平经历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最迅猛的三十年,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三十年间,他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技术体系研究、行业管理与发展推进等领域,治学严谨、锐意创新、理念先进,回报了社会一批高质量的工程精品和影响深远的基础科研成果。

在践行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尤其是自主设计的同时,邵韦平近几年积极推动建筑信息化工作,在学科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和主导了“现代建筑设计控制系统研究”、“信息化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研究”等学科和产业实践领域重大发展性和普遍实用性课题,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行业、城市建设、及其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起到了现实标杆的作用。

目前中国建设量巨大,传统的设计模式及建筑产品完成度不高,造成我国建筑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急需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系统、可大规模有效推广应用的设计模式、设计控制方法与设计管理方法,来提高建筑整体水平,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族建筑文化自信树立有重要意义。

2014 年,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领先地位,邵韦平和团队获得北京市科委的批准,成立了“北京市信息化建筑设计与建造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活动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为提升中国现代建筑创意与自主设计水平等带来深远影响,必将带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更加科学理性,并在中国大量的建筑设计实践支持下,走向世界前沿。

“中国的建筑师,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们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把设计做到极致,完成高完成度的设计作品,就是建筑师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所指代的,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始终坚持,是脚踏实地中的不断创新,更是中国建筑师的赤诚匠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