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这么火,这个社区市集却“逆市”开张,兜好菜场还能看展览

摘要: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的拆与建,更是对现有空间的有效利用,满足各年龄、各层次人群对城市公共功能的需求。

都说如今网购兴盛,实体小店生意不好做了。尤其都市居民过去习以为常的的“烟纸店”,更是难觅踪迹,这也使得“抢救小店”一度成为社交网络热点。不过在上海愚园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公共市集近日却“逆市”开张了。

一层“柴米油盐”

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这个公共市集,原是上海医药职工大学的教学楼,由于校址搬迁,一度处于闲置状态。

如今这栋双层老建筑,一楼引入了智慧菜场、便民超市、情怀食肆等生活服务业态,其中不乏“耳光馄饨”这类沪上网红小吃。

凭借老年卡或身份证,居民可以在老年自助餐点享受优惠;这里的便民生鲜超市还为周边老人提供免费配送服务。人们在这里不只能吃到上海经典早餐“四大金刚”,还能修鞋、修锁、逛裁缝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菜场出自建筑师张海翱之手,后者因与吴彦祖合作设计“漂亮的房子”而走红网络,经他改造,这里成了一个弄堂艺术生活体验的新空间。

二层“诗和远方”

在为居民提供成熟的商业配套以及邻里服务以外,公共市集还把艺术与美学的概念融入了街巷里弄。

如果说一层空间主打“柴米油盐”,那么二楼可谓展示“诗和远方”。二楼一侧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是CREATER创邑与刘海粟美术馆为公共市集量身定制的艺术展示空间,不过这里的展览比起围墙里的美术馆,要“接地气”得多。另一侧则是尚未开放的展陈区域,和供居民使用的健身房和舞蹈教室。

时光不能倒流,

记忆可以修补

“这个小吴么在此地交关年数了呀!”社区美术馆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伯指着展板上的照片饶有兴致地说。

没错,老街坊们熟悉的修锁匠顾辉、修鞋匠吴兴祥、卖了25年内衣的竺老伯、裁了30年衣服的裁缝师傅赵云彪……正是这个特别艺术展的“主角”。题为“致愚园路匠人”的这个展览,脱胎于弄堂匠人们的“素人改造计划”。在主办方的策划下,这些长期在愚园路工作生活的匠人们,被专业造型师、摄影师“改造”成了时尚大片的主角。主办方希望居民们在好奇对比的同时,也能致敬这些在各自领域内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普通人。

与照片同时展出的,还有旧时风貌的修鞋匠、修锁匠、缝纫裁缝铺。曾经散落在街头角落的剪裤脚管、钉鞋掌、配钥匙的场景,在这里亲切还原。

“上海照相馆”展区,被前来拍照的阿姨妈妈们挤得满满当当。“这种箱子么阿拉屋里厢也有额!”一位阿姨摆完pose,还不忘鉴定下作为背景的道具。

如果家里有20年以上的老物件,比如旧书、旧杂志、饼干桶、电视机、收音机、皮箱子等,那么2月28日至3月2日期间,你真的可以带着它们来“记忆百货商店”以物换物。这个展区的合作方旧物仓,称自己专于复古美学新零售,此前曾因参与“时光博物馆”为大众所知。铁皮青蛙、绣花手帕、鸡毛毽子……这些年代感的商品带来一波“回忆杀”。开业现场,一名90后小囡买了一堆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毫不讳言“第一眼几乎哭了出来”。

结合具有城市时代特色的元素,重现弄堂深处的喜怒哀乐,长宁区这个既有趣又温馨的公共市集,也为沪上“小店经济”提供了新思路。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的拆与建,更是对现有空间的有效利用,满足各年龄、各层次人群对城市公共功能的需求,通过文化、思想与观念上的引领,来达到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目的。它不仅代表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改造方式呈现融合趋势,也意味着愚园路风貌更新正在从“川流不息”的主干道,向“市井生活”的枝干弄堂渗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