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当“信使”

网络配图

育人摇篮 红色记忆

1949年1月,一封封落款为“五中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筹委会”的通知单在北平和平解放时不断地送到400多人手里,这些通知单从北京五中发出,五中学子也成为北平解放的“信使”……7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北京五中学子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爱国的“红色血液”。

1947年进步思想开始在校园弥漫

五中老校友吴定生在回忆中提到,1947年,高中的王熙忠(现名许志伟)在宿舍里安了一台收音机,收听解放区的广播。高中生佟继刚,姐姐是地下党领导的民联盟员,他也参加了党领导的进步学生歌咏队和读书会。初中生吴定生在姐姐的带领下去清华过暑假,第一次接触到了民主生活活动……是他们将革命的新思想逐渐地传播到五中的校园里。

不久,五中进步同学组织的读书会成立,同学们传看《大众哲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大林论知识分子》等中国和苏联的进步书籍。在校外组织小型集会,学习中国共产党颁发的《土地改革法大纲》;组织五中同学到校外看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组织同学参加在北大举办的中学生寒假补习班,补习班上除补习一些功课外,主要是宣传进步思想……“ 这一系列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让五中活跃了起来,校园里处处都有歌声,还不时地伴随着就某一社会问题的争辩声。”五中的1940届毕业生梁充实回忆道。

五中学生成为北平解放第一批“信使”

正因为进步力量的集聚,在1949年1月末北平和平解放时,五中学生才会连夜将落款为“五中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筹委会”的通知单辗转送到400多人手里。就是这份在废弃试卷背面印制的“通知单”,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他们成为了北平解放的“信使”。

2月3日五中全体师生参加欢迎解放军入城式。五中的队伍排列在东交民巷附近,师生们高举着各种欢迎标语,喊着口号,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有的同学用粉笔在自己背上写上“解放”两个大字,用各自能想得出来的种种表达方式欢迎自己的队伍。

爱国主义教育依然在校园延续

70年前学校的红色革命传统,在和平年代的五中依然延续着。目前,在北京五中的校园里,爱国主义教育依然时刻伴随着五中学子。中国百年、我与中华名人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节日(纪念日)……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都会将爱国二字融入升旗仪式前的讲话内容。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校将主题定为“中国,我为你点赞”。“中国制造”的游戏传递中国文化及价值观,中国桥梁技术为中国走向世界铺路,高铁迅猛发展彰显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科幻的明天,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之年,国家的强盛才能让国民有安全感,长征系列火箭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话题都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

去年,在同学自愿申请、学校批准后,五中成立了学校第一个国旗护卫队,共有27名队员,承担每天早晨的升旗、周一升旗、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负责每天升旗时的纪律纠察和每天中午的升旗台附近巡查工作,自觉维护国旗尊严,在学生中有广泛的影响。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