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lus、Max,这些消费升级的专属标签你都看懂了么?

"

给车名加个后缀,放在以前那是外资品牌的专利,其中最常见的是在车名后面加上Long的英文缩写“L”,奥迪Q2L,讴歌TLX-L,雷克萨斯RXL,加长轴距俨然成了豪华品牌入华销售车型的准入门槛。

连雷克萨斯RX这样的进口豪华SUV都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加长版”

当L版车型在国内车市泛滥成灾,就连后知后觉的法系厂商都弄来了标致508L,基本上可以宣告车名后缀加L的含义由Long演变成了Low,于是全新一代大众速腾索性给车名标注上“Long-Wheelbase”的英文直译。

自主品牌刮起车名升级风

车名后面带字母的“风气”,今年突然在自主品牌的车型中盛行起来。从比亚迪宋Pro到荣威RX5 MAX再到长安CS75 Plus,这些已经率先上市的“字母辈”新车,均为各自品牌销量担当的重磅车型。

其中比亚迪的Pro系列和长安的Plus系列产品矩阵正在逐步扩张,除了已经上市的秦Pro、宋Pro和CS35 Plus、CS75 Plus之外,后续还将会有更多中期改款车型纳入到上述两个衍生产品序列中。

CS75 Plus是长安汽车Plus系列截至目前的巅峰之作

Pro、MAX、Plus这些源自手机市场的热门词汇,大致上都有着升级版的含义,套用到汽车产品上也大多出现于中期改款车型中。随手一揪,就能在自主品牌里找出风光580 Pro、吉利博越Pro;北汽BJ40 Plus、陆风X5 Plus这些“升级版”车型。真香也好玩噱头也罢,反正这样的命名体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主流汽车品牌娴熟运用。

千万别以为给车名加上哗众取宠的后缀,是自主品牌厂商的专属行为。去年上市的全新一代大众朗逸,在申报阶段曾被命名为朗逸Plus,尽管正式上市时的官方名称把后缀部分给去掉了,但今年推出的Polo Plus,总算是满足了上汽大众的Plus情节。

全新一代大众Polo Plus是合资品牌中为数不多的Plus车型

合资厂商当中最擅长在车名后缀做文章的当属上汽通用,他们先是为雪佛兰迈锐宝的垂直换代车型更名为迈锐宝XL,让迈锐宝车系“两代同堂”征战不同的细分市场。随后又将不久前刚完成代际更迭的全新一代别克昂科拉划分成普通版和GX版,昂科拉GX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售价区间都比普通版高出半个级别,而上述两个版本的昂科拉在雪佛兰体系中对应的是创酷和创界这两个不同的车型序列。

模块平台助力车型细分化

严格来说,诸如比亚迪宋Pro 、荣威RX5 MAX、长安CS75 Plus这类“升级版”车型,已经逾越中期改款的范畴。得益于兼容性更高的柔性化生产平台在车企中全面普及,如今的汽车厂商打造一款全新车型所花费的时间周期和研发成本相比过去都已大幅缩减。对于车企而言,多开发全新车型让架构平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确实能够“摊薄”车企的单车装配成本。

如果说上汽通用在小型SUV市场密集投放了别克昂科拉/昂科拉GX和雪佛兰创酷&创界这四款车型,是为了满足双品牌战略的产品需求。

那么,比亚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推出了全新一代宋和升级版的宋Pro,并在燃油版车型的基础上衍生出插混版的宋DM、宋Pro DM以及纯电版的宋EV、宋Pro EV,如此周全的产品排列组合,显然是要将自家的BNA“全擎全动力”平台物尽其用。

宋Pro出自比亚迪最新的BNA“全擎全动力”模块化平台

8月28日上市的荣威RX5 MAX,实际上就是更早些时候亮相的大通D60的“姊妹车”。根据上汽集团的规划,荣威 RX5 MAX的插混版本将于今年10月下旬正式上市销售,混动版的荣威 RX5 eMAX 500 PHEV号称搭载了全球首款10速EDU电驱变速器。从荣威RX5 MAX与大通D60之间的微妙关系来看,荣威的“硬核”科技反哺到大通D60的PHEV款型中也只存在时间上的问题。

大通D60后续的新能源版本有望共享荣威RX5 eMAX的“硬核”科技

在操作手法上,厂商借助原有热销车型的口碑和影响力,继续加推产品附加值更高的“升级”版本,其实与前一阵子各大汽车厂商一窝蜂地捣鼓各种轿跑SUV的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其目的都是借助在售热销车的口碑衍生出定位更高的新款型,去实现自己品牌向上的终极目标。

实际上,长安CS85 Coupe、哈弗F7X、风光ix5这些轿跑SUV的销量与常规SUV相比可谓差强人意。在加价“兜售”轿跑SUV的概念未果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想要打动挑剔且务实的中国车主,实打实的品质升级才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越级新车傍上畅销车招牌

目前市面上热度颇高的几款“升级版”车型,分别代表着不同厂商的产品升级思路。虽然各车企的升级版车型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流汽车厂商都不会打着“升级版”的噱头糊弄市场。

比亚迪宋Pro、荣威RX5 MAX、长安CS75 Plus这几款基于A级SUV“原型车”衍生出的升级版本,均已越级成为定位更高端的A+级别。吉利博越Pro虽然不落俗套地抑制住了体型上的无限“发福”,但稍做比对还是不难发现,博越Pro的细节优化以及车机系统的升级均与常规版本拉开了差距。

吉利博越Pro相比现款博越的质感提升可谓十分明显

设计感相比前作最具颠覆性的长安CS75 Plus,已经属于彻头彻尾的垂直换代,只不过现款长安CS75在经过数次改款并调整售价区间之后,仍具备足够的产品力继续征战10万元级别的A级SUV市场。两代产品“同堂”销售的营销模式足以充分说明,如今一线自主品牌的技术储备已经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准。

荣威RX5 MAX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首发亮相的名称就叫做荣威MAX,直到正式上市才被纳入到RX5的“族谱”。上汽集团没为这款定位介于荣威RX5与RX8之间的A+级SUV启用全新的序列名称,显然是想借助RX5这块曾经月销过万的金漆招牌,将旗下的全新车型迅速带入正轨。

荣威RX5 MAX上市前的名称就叫做“荣威MAX”概念车

凯美瑞和亚洲龙是丰田汽车在中高级轿车市场的一对实力CP,定位于C级轿车的亚洲龙有着比凯美瑞更魁梧的外形轮廓,但丰田的TNGA模块化架构正在淡化这两款车的技术差异。亚洲龙更像是凯美瑞的升级版,只是“升级版”的亚洲龙受限于车型知名度,其徘徊于6000辆的月销量仅相当于凯美瑞的一半。

提升产品力重夺市场份额

比亚迪全新一代宋上市仅一年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升级版的宋Pro,或许有人会觉得比亚迪汽车如此之快的推陈出新反而会自乱阵脚。

其实不然,全新一代宋燃油版和新能源版车型在今年1-6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6004辆和10944辆。比亚迪显然不甘心平均月销仅千辆的燃油版宋,将如此重要的紧凑级SUV市场拱手相让。

全新一代宋燃油版车型的销量显然没能达到比亚迪的预期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宋Pro无论是燃油车型还是打着新能源标签的DM、EV版本,价格都在全新一代宋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下调。“升级版”车型的上市,势必会让常规版“原型车”的定位自动下沉。现款宋系列车型除了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之外,比亚迪还会对其中高配车型做出适当的取舍。

荣威RX5 MAX有1.5T和2.0T两种不同排量的动力系统可供选择,该车不久前刚于南通机场以拖动波音737客机的方式,彰显其2.0T“蓝芯”发动机的惊人扭矩。主推2.0T车型的荣威RX5 MAX,并没打算刻意去“收割”由现款荣威RX5 1.5T车型主导的入门级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即便现款荣威RX5上市至今已有三年时间。

荣威RX5 MAX以拖动波音737客机的方式展示2.0T发动机的强劲扭矩

长城汽车的哈弗H4自去年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今年上半年的累计交付量也不过11502辆,在哈弗体系中呈倒数状态。长城汽车的首款Pro版车型哈弗H4 Pro,正是基于普通版哈弗H4针对外观设计优化升级而来的。

哈弗H4 Pro的升级之处几乎集中体现于外观细节上的优化调整

由此可见,车企推出升级版车型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根据某个细分市场的销量走势,有针对性地追加更具竞争力的衍生车型,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 | 唐亮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