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贴标签!这几个要点让孩子不受伤害

"

日常生活里,我们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贴标签。贴别人标签,也被别人贴标签。

以至于这件事太普遍,很多父母经常不经意间就做了。“我们孩子太调皮了。”“这孩子太胆小了。”“哎呦,你看他这个性格,真是差。”“你太不听话了。”“我们宝宝真懂事。”......

如果有摄像机每天记录我们的生活,大概每个人每天都起码有好几次这样的评价性语言。不仅仅是对孩子,而是对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

我们为什么这么爱贴标签这件事呢?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爱贴标签

1.事实与观点:贴标签本质而言,是我们每个人观点与看法的输出。标签代表的并不是对方是什么,标签代表的是我认为这件事是什么。从给孩子贴标签这件事来讲,标签代表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是什么(事实),标签代表的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什么样(观点)。

换句话说,我们贴的标签有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与事实本身可能是不相符的而我们却常常以为我们看到的,我们给孩子贴的标签,就一定是孩子本身。关于事实与观点,以前文章写过,点击这里:对孩子的判断不准?你可能没有抓住思考与观察的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2.标签会带来安全感: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最让我们焦虑,其实不是那些我们明确认为不好的行为,而是无法定义,不知道该怎么理解的行为。

他到底为什么这样?他这是怎么了?这种不确定感会加重焦虑。但是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虽然简单粗暴,却可以帮我们将不确定感归类。扣上一顶不合适的帽子,也比是找不到家的游荡问题好。

而且,评价一件事,输出我们的观点,本身就会带给我们存在感。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评价,衣服好不好看,道路干净不干净,车贵不贵,房子地段好不好,菜新鲜不新鲜......

而且,每个人的看法和观点,不也是区别于其他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很重要的一点吗?

所以,面对孩子我们也喜欢贴标签。

但是怎么办呢?给孩子越贴标签,好像孩子反而越差了?


图片来自网络

贴标签的影响

很多父母现在知道,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孩子会越来越朝着标签的方向走去。比方说孩子磨蹭,他真的越来越磨蹭了;说孩子不顾及别人感受,他真的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1.内化:婴儿最开始出生,对自我是没有概念的,我是谁,我怎么样......自我的概念是从周围人的反馈中得来的。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对孩子说的话,很多最终都会成为他们的内在声音,最终会让他们以为“哦,这就是我!”

但,那真的是他吗?

我见过很多家长,对着很小的婴儿说:“你这个XXX(骂人的脏话)”而且很短时间内,不断重复。等到孩子会走路,有更多的探索行为时,不难想象,更多的评价性语言向他们袭来。

“这孩子有点黑/眼睛不够大/脾气急/嘴甜/乖巧/听话/心疼人/喜欢打人/下手狠......”但是孩子在面对这些话时,是没有判断力的,他们真的会认为他们就是这样。

这种自我认知,又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行为反应。当然,听到负面标签时,谁都不会开心,这种负面情绪也会促使他们有更多对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会招来更多的标签。在这个恶性循环中,孩子就不知不觉长大了。

那如果给孩子贴正面标签呢?他们会不会朝着正面飞奔而去?


图片来自网络

2.外部评价:给孩子贴正向标签,特别是小孩子,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开心,会加大力气更加来表现自己。这不是很好吗?这有问题吗?

问题在于,过度的正向标签,会让孩子过分看重外界评价,而忽略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我不能(不)做这件事,(不)做这件事,我就不是.....的人。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认知我被爱,是因为我满足这个条件。而不是我被爱,是因为我本身就值得爱。

我们还会发现,这种被外部“捧杀”的孩子,有很多时候不能面对失败,不能面对不好的评价。其实本质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他会认为他做得好才有价值,才会被爱!如果失败了,就不会有人爱他。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难道就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吗?或者,想贴标签想评价孩子的时候,怎么办?


图片来自网络;我很喜欢这句话,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的标签


父母可以怎么做

1.尽量不贴负向标签:我们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时,总是忍不住就脱口而出一句负向标签。或者其实孩子当下也没有不好的行为,但是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在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个孩子怎么样。

这些标签最好都不要有,为什么说尽量?因为绝对不提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好多人会内疚,所以,尽量不去贴负向标签。

但是对孩子的行为真的意见很大,还是以描述细节和你的感受为主:“妈妈刚刚发现,你把妈妈叠好的衣服,全部扯出来扔到了地板上(描述细节)。我看到后非常生气,也很烦躁,因为我的时间也很有限,收拾好这些衣服花费了我很多时间(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下一次不可以再将衣服拉出来扔到地上了(明确行为不可以)。如果你想翻捡柜子,这个柜子是为你准备的,妈妈会往里面放一些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可以来翻捡这个柜子(提供解决方案)。”

而不是说“你天天就是不听话,就是调皮捣蛋。”在之前怎么批评孩子的文章里写过更详细的,点击这里:你会“批评”孩子吗?孩子批评后还是不改,可能你的方法是错的


图片来自网络


2.适当贴正向标签:如果要贴正向标签,贴那些孩子通过努力会达到的正向标签,学习认真,做事认真等等。而且可以是描述细节以后,加上这些标签,而不仅仅是“你很聪明”“你很可爱”“你很棒”。

①仅仅描述细节:“你刚刚看到地面上有垃圾,你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仅仅描述细节和过程本身,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这种行为的肯定。而不一定非要对孩子贴正向标签。

而且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更多关注在行为上,而不是他这个人。这样,他会知道我可以以后继续什么样的行为。即使日后有什么对他的拒绝,他也会更习惯于去关注这是针对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②描述细节+努力可以达到的正向标签:“哇,这是尘埃。你看,阳光下尘埃在跳舞。其实空气里有很多尘埃,平常我们看不到,但在强烈的光线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你观察地真仔细。”

如果一定想贴正向标签,就像上面这样,描述细节以后,再做一句总结。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有最后这句评价,其实也是将孩子的关注点集中在他的行为上。


图片来自网络

③用身体语言代替:我们想给孩子贴正向标签的时候,往往是他做的比较好的时候,那么也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比方拥抱、拍拍脑袋、击掌等等。甚至有时候表情与语调,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传递的信息。

贴正向标签,更多的是针对鼓励孩子或者表扬孩子的情形,更具体的方式,可以点击这里:基础题┃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你鼓励孩子的方法正确吗?

无论是贴正向标签,还是负向标签,本质上都是一种评价。孩子更多时候需要的不是评价,而是被看见和引导。


图片来自网络


我平时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如果遇到评价噗噗和别的孩子的时候,孩子本人也在场的时候,我都会自动消音,只有口型,可能是有点夸张。

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就能一直避免对孩子贴标签。负向标签确实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但是正向标签有时就脱口而出。不得已,只能在后面描述细节来弥补。

我还是希望孩子是在,尽可能不被评判的情况下长大(完全不评判应该不可能)。

今天就酱!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养育孩子是工作吗?养育孩子也需要工作总结?

2.对孩子的判断不准?你可能没有抓住思考与观察的基础

3.基础题┃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你鼓励孩子的方法正确吗?

4.干预┃该什么时候介入孩子的活动,才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5.你会“批评”孩子吗?孩子批评后还是不改,可能你的方法是错的

6.孩子最近翻着花样说谎,我终于想清楚原因了

7.数学启蒙┃孩子未来十几年的数学学习,会一直受这项能力的影响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