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怎么维护?“人前教子”是大忌,换位思考是关键

"

之前去孩子的学校开家长会,很多家长在看到成绩单之后,表情凝重。不少家长就开始说孩子:

“你看看你,怎么只考这么点分,你脑子是怎么长的?”

“你看邻居家孩子,哪次考的不比你多,真是丢人。”

“我就知道,你又没考好,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

很多孩子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其实,家长在这样的场合,教育孩子,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很脆弱,家长稍不留心,就有可能让孩子受到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孩子也是。

俄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维·格·别林斯基说:“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自尊心会逐渐增强,一旦被破坏,很难再修补。并且孩子拥有自尊心才能健康积极地成长,因此,家长要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孩子自尊心被伤害,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1、孩子变得缺乏自信

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后,很容易使其变得自卑,不自信,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总是“我怎么这么笨?”、“我总是做不好。”、“我真差劲。”……有时候也很想证明自己不是想的那样差劲,在很多考试与比赛中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又害怕在人前丢脸,不敢参加任何比赛。表现得畏首畏尾,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2、猜疑心重

孩子由于缺乏自信,进而产生自我怀疑,对于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可能出现过度的自我保护。有时候去做一件事情,总是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想着同学会不会不喜欢,大家会怎么想我,我是不是会被大家讨厌?大家会喜欢吗?做一件事情,想东想西,犹犹豫豫。长期下去,孩子可能会变得不敢面对困难与挫折,还可能会变得孤僻。

3、表达困难

当孩子处于发育阶段的时候,如果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在说话的时候,不论说什么都变得吞吞吐吐,让人觉得有些唯唯诺诺的感觉。孩子还有可能变得沉默,不爱说话,这不是孩子的生理问题而是孩子心理方面受到损伤,进而在生理上表现出来。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的缘故,家长让我转学,想着能够换一个较好的环境,让我专心学习。当我转过去的时候,成绩在班级里排名很靠后。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对我说:“你从哪来回哪去吧,你看你成绩,低的不行。”本来转学我就很不适应,又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我瞬间觉得自己很不受欢迎,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变得不再愿意与别人交流,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自己一个人走。

生活中,家长的哪些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教育孩子需要技巧,虽然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是故意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但是正是这些无意间的伤害,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重创。

1、人前教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虽然有俗话说:“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但是这样的做法无疑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在和朋友的聊天时候,她总是说自己不好看,是因为她妈妈也这样说。说是有一次,在走亲戚的时候,各个长辈都在,然后大家就谈起了自己的孩子,她妈妈当着众人的面就说:“你看看,这孩子长的真不好看,哪个孩子都比她好看。”朋友说她当时就觉得自尊心一下被击碎了,以至于现在还记得那个场景。现在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好看,甚至还怀疑是不是她妈妈亲生的。

不少父母觉得在公众场合指出孩子的错误,能够让孩子得到改正,但是却事与愿违。这样的做法只能够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然后在孩子往后的人生中成为噩梦一样的存在。

2、忽略孩子的想法

乔尼丝·韦布博士在《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中写道:无论是多么完美的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忽视孩子的情感,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一位母亲和宝宝刚开始进行亲密的互动,然后,母亲对宝宝的任何行为不做任何表情。孩子想尽办法引起关注,但都受到漠视,不禁开始大哭,变得崩溃。当母亲恢复与他互动时,才逐渐平静下来。

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中,如果对孩子采用这样的“静止脸”,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漠视,不关注,孩子的自尊心就会逐渐丧失,不对家长的爱有任何奢望。相比于吼叫这样漠视的行为,更让孩子压抑,没有幸福感与安全感,最终孩子会像实验中的孩子变得崩溃。

3、不信任孩子

记得在一个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母亲在女儿上课的时候,进入女儿的房间,想要找到孩子早恋的证据。这时父亲出来阻止,觉得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父亲认为,不经过孩子同意就翻她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是不信任孩子的做法,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觉得是为孩子好,然后打探孩子的秘密,但殊不知这种不信任,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亲子关系渐行渐远。有时候家长怕孩子说谎或者做错事,就对孩子进行反复询问,进行质疑,就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值得被信任,进而自尊心受到伤害。

如何维护孩子自尊心?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狐把自尊心称之为“自尊情操”,并认为自尊情操是理解意志活动的钥匙,也是自重和培养品德的基础。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行动去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爱与尊重中逐渐完善自我。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如何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呢?

1、讲究教育技巧,批评有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成长中难免会做错一些事情,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讲究技巧,掌握批评的方法,避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掌握“六不”:人前不批评、睡前不批评、进餐不批评、错误不重提、批评不比较、情绪不发泄。注意这些方面,不仅能够让批评听得进去,还能够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保护。

当发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首先家长不应该一味批评孩子,而是先说明自己对于孩子的做法的态度,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用较为温和的语气来询问孩子,但是也要保持严肃。最后告诉孩子以后不能够这样做,有了错误要改正,改正之后,还是好孩子。打骂教育或者棍棒教育都不合适,因为孩子很可能会被打皮,批评就很难起作用了。

2、换位思考,改命令为建议

《妈妈是超人》中,贾静雯圈粉无数。在她写的书中说到了女儿咘咘,咘咘很好面子,当做错事情或者做了糗事的时候,不哭也不闹,会先看看有没有人发现。因此在家里的时候看见咘咘摔倒或者出糗的时候,为了顾着咘咘的面子,家里人都假装没有看见。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平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孩子是怎样想的。

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难免会摆起架子,用权威的身份来命令孩子,这种做法让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最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不妨改变这种居高临下的方式,把这种命令的口吻改为商量的口吻。

在想说“你要怎么做”或者“你应该怎样做的时候”,不妨换种方法来说“建议你怎么做”、“我说一些我的建议,你看看怎样。”这样把最终的决定权能够放在孩子的手中,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信任的。

家长此时是作为朋友的姿态在提供建议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孩子去做,孩子肯定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对于建议也会仔细考虑。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孩子变得更有主见。

3、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黄磊教育女儿让人印象深刻,一次,多多得到了一直小狗,很是开心。而陆毅的女儿贝儿想和这只小狗玩,就去询问黄磊可不可以,黄磊就让贝儿去问女儿,女儿就答应了,然后两个人就一起开心地玩起来了。然而贝儿和小狗玩的时间太久,多多不乐意了,就去找黄磊。黄磊对多多说:“你是姐姐,你可以自己解决问题。”黄磊就是这样把选择权给了孩子,同时也给了孩子相应的尊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自己就做决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替孩子进行抉择,或者觉得孩子不能自己做决定。事实上,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希望家长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不要总是替他们做决定。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