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弄明白看书和读书的区别,孩子才会读了很多书,还是不会写

"

很大家长都相信,多读才会写,但遇到的问题也都雷同:

为什么我家孩子读了好多书,但还是不会写,别说不会写,阅读理解也不会做?

但凡重视孩子阅读能力的家长,大部分从一两岁开始,就在给孩子读绘本了吧!到了幼小衔接的时候,又要读桥梁书,从绘本过度到有拼音的简单故事读本,然后进入现在国家倡导的“整本书阅读”。

但很大一部分家庭遇到的情况偏偏就是:读书的时候,孩子老高兴了,专注地沉浸在故事中,可是,一旦面对作文本,脑子瞬间归零。

父母们很委屈,他们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读完书,让孩子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摘抄喜欢的句子;写读后感、书评。

这些方法都正确,但就是没有起到好效果。

其实,不是方法不对,不是不重视,真正的问题,很可能还是这一个原因:

我们把孩子丢在了书里,自己却站在一边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吗?好像不严重,但很关键。

读书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而不是只让孩子去看书

我的建议是:孩子开始读书,我们不能只是书籍的提供者,还需要做一点配合的工作。

01 完整的阅读过程从选书开始


大部分家长的态度是,老师推荐必读书,我们买回来给孩子,家长的本分就已经完成了。其实是错的。

合理的方法是陪孩子去书店。这个行为很简单,耗时也很少,但能给孩子强烈的暗示:“这次阅读过程你是老大,我们都是小弟,你有足够的自由,在书架中找到你喜欢的。”

让孩子觉得自己能掌控读书这个行为,而不是别人强加的要求,这是阅读的开端。


02 一场完整阅读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书店

在书店里,我们先一起找到学校推荐的书。

然后,现场开始讨论:

必读书在哪类书架上,附近还有什么好玩的书?这里都是三四年级的书,你想不想知道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在读什么书?

如此,阅读就既有当下,也有未来的渴望和期待。

第二个场景:书架

给孩子准备一个自己的书架,让他有在自己书架上构建阅读王国的自豪感。

让孩子的书架一点点饱满起来,引导他们去布置自己的书架、关心自己的书。阅读跟所有的游戏一样,要有及时的反馈,满足他哪怕最微小的虚荣心或成就感。

第三个场景:聊天

如果整个过程,父母都参与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聊天了。这一点特别重要:

和孩子聊天、对话,是我们的特权,不能放弃、不敢放弃、不允许放弃

怎么聊呢?为什么家长要陪孩子选书,就是为了了解书里的基本故事,多少知道一点这个故事,我们就能聊天了。

举个例子:我儿子刚读完一本《米小圈上学记》,每次读完一个故事,他就要模拟表演里面的人物,然后试着把故事演给我。有些家长可能就是表扬一下:“好的!你做得很好!”或者就是问他“你学到了什么道理”之类的。但是,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这么“傻白甜”,请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帮他回忆一下,故事复述的完整不。有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喜欢问:“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拜托大家,这一步要么放在最后,要么直接忽略。请让他在故事里多泡一会儿,别给他这么着急地湿淋淋地拽出来。

第二,从故事里的人物开始聊。无论是小故事,还是长篇小说,核心一定是人物。孩子喜欢一本书,大概率就是喜欢里面某个人。所以,我们从人物开始聊。

从人物聊会比较具体,而且,他喜欢或不喜欢某个人,代表了小家伙正在形成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么重要的事情,你竟然不知道,怎么可以!

这中间,你们之间可能会有出入,孩子和你喜欢的人物不一样。因为不一样,就可以聊了。

孩子就喜欢猪八戒,父母喜欢孙悟空,那么,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父母在分析自己的喜好时,孩子随时准备反驳,想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他在学习你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中寻找“攻击”你的武器。我们不是会和孩子无话可说吗,这不是聊天的机会吗?

同样,当亲子共同聊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就是在传递价值观。我们试着把故事中的那个人物引入到生活中来,带孩子虚拟生活场景,这个过程,他就在思考和辨析。

03 每天和孩子一起朗读



有太多人忽视朗读的意义和价值了。那么,请读这篇文章的朋友记住,从现在开始,每天跟孩子一起朗读。

推荐一本聊家庭朗读的书——《朗读手册》。这本书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每天父母和孩子一起朗读15分钟。

每天15分钟,怎样朗读?

第一,读一个你们都能接受的故事。请孩子先读,你再和他一起读。不用着急纠正他,他会自然地跟随你、模仿你。哪里需要音量变化、声音起伏,哪里是逻辑重音,你只需要读给他,剩下的他自己会搞定。
第二,挑一个孩子可能会喜欢的故事,自顾自地读。孩子可能正在一边玩耍,但听到爸爸把这个故事读得这么好玩,注意力就能多少转化过来一点儿,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这里有个要点,一定要让爸爸多读一些,父亲的声音真的塑造孩子的思维和情感。

04 读孩子喜欢的故事,而不是经典名著


有太多人问过我了:是让孩子先由着性子读故事,还是尽快让他接触经典名著?

答案简单且直接: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名著确实好,经历过时间淘洗,但也确实离现在太久远了,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习惯读书,而不是读多么高深的书。

这句话请一定记住:习惯比方法更重要。

经典著作里有太多表达手法、时代背景孩子不知道,他就无法进入这个故事,那么,这种阅读就是痛苦。

我的观点是:先读喜欢的故事,让他们尝到读书的甜头。等他们已经习惯了从书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故事,再小心翼翼地把稍微艰深、经典一点的书送到他们面前。

同样是读《骆驼祥子》,不要一本正经给他聊老舍的地位和价值,先告诉他一个曲折的故事:有一个爱拉车的小伙子,被称为骆驼祥子。他和骆驼有什么关系?你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

孩子的大脑是被故事喂养长大的,文学名著的内核就是故事。先别管它有多经典,先来分享这个故事。

在这个简单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先看有一个人的人生,然后是两个人,然后是三四五六个人,然后,我们的人生也掺和进去,直到他和我们一起爱上这个故事,欣赏这种人生。

这样的孩子,就是在读书的孩子,而不是看书。读书是一个至少有三个人一起玩的游戏:孩子、父母,还有书里讲故事的那个人

明白了这一点,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说,怎么把读书中积攒下来的本领,用到写作中间去了。这是下一篇文章要聊的。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