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儿歌涨价,引热议:拾金不昧精神使它成为经典

"

近日,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感叹着时代的变迁,“儿歌也涨价”;有人则质疑这样的改动不尊重经典;有网友则是另辟蹊径,笑称“移动支付的时代,要捡到一块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儿歌,顾名思义,是以低龄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诗歌,一般的特点是,歌词朗朗上口,旋律轻松快活。除了具有安抚孩童情绪的作用外,也是让儿童了解花花世界、初步建立健康的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媒介。比如这首《一元钱》的原版《一分钱》,就是在向儿童灌输拾金不昧的精神。而像《拔萝卜》等歌曲,则是向孩童传达“人多力量大”的合作团结精神。至于《小兔子乖乖》,则是以轻松愉快的儿歌的形式,教育孩童需要提防坏人、学会保护自己。

与此同时,儿歌还具有时代特征。

大家耳熟能详的《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可歌词中“不等天明去卖报”、“大风大雨里满街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等语,刻画的却是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而歌曲结尾,“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表达了“报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类似的,还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著名儿歌。

从这个角度来说,儿歌《一分钱》中的“捡到一分钱”,也是它在被创作的年代的特殊印记的证明。

甚至,童谣《外婆桥》,实际上也表达了交通不便的古代社会,远嫁的女儿对父母和娘家的思念之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歌曲却逐渐显得脱离生活情境,比如《数鸭子》、《捉泥鳅》等儿歌,试问有多少唱着这些儿歌的网友,在童年时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甚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普及,由罗大佑谱曲和填词的那一首《童年》,歌词中的“池塘边的榕树”、“老师的粉笔”、“阳光下的蜻蜓”,对于某些人来说,都已经成为难以想象的画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儿歌也不断地在被创作出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堪称近年来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的“座右铭”。在这个“座右铭”的指导下,为孩子报更多的学习兴趣班,成为无数父母辛苦工作的动力。可繁重的学习计划,压榨着孩童本该更天真无忧的童年。

2005年,由彭野填词谱曲,童星段丽阳演唱的《爸爸妈妈听我说》,横空出世,以儿童天真烂漫的口吻,向家长诉说着自己的苦恼,表达儿童自己的心声。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首儿歌,竟是唱给大人听的。

段丽阳

可是,和其他领域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数量众多的儿歌中,也有些歌曲因为它表达的价值观念,引发质疑。

由双胞胎姐妹马佳琪、马佳琳组成的童星组合“麒麟baby”,在2013年推出了一首以春节为主题的歌曲《大红包》,歌词中“最重要的是卖个萌,他们都会给我红包,有了红包我们给你们,表演一个舞蹈,这个舞蹈的名字叫做,我是招财猫”,宣传着为了讨红包而卖萌、得到红包之后表演舞蹈“我是招财猫”讨好大人的思想,过早地向儿童传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同样由彭野词曲,除了上面提到的段丽阳,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唱《歌唱祖国》的林妙可也曾经演唱的儿歌《我有一个家》,其中的一句“爸爸的主意大呀,妈妈管着他”,和它的衍生版“爸爸去挣钱,妈妈管着家”一样,显然有着过早地固定儿童心目中的家庭地位观念、固化家庭分工的嫌疑。

此外,更有歌曲披着“儿歌”的外衣,公然教唆儿童“不写作业是好汉”。类似的价值观负无穷的歌曲,经过无数网红的演绎,难免被儿童接触到,挑战儿童的学习热情。

和这些情况比起来,“一分钱”改成“一元钱”,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有部分网友表示,改成《一元钱》之后,歌词显得拗口。五音不全的小马试了一下,感觉似乎没什么区别……

至于部分网友提出的,这样的改动有不尊重经典的嫌疑。小马则认为,当初的《一分钱》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地在于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是向儿童传输的拾金不昧的精神。

声明:本文由 小马曲艺 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