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成长

"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刚播两集,豆瓣就打出了9.0的高分,并且空降华语口碑剧集榜第二名。

作为一个暂未加入家长行列的成年人,我抱着好奇心看了两集。收获远大于设想。

这是部记录孩子和教育的影片。导演周轶君,《圆桌派》的常驻嘉宾,曾是驻加沙记者,多年行走在世界各地,曾多次采访过中东关键人物。在艰难环境里工作数年的她,有了两个孩子后,却发现丰富的经历并没有解决她在育儿里的困境。

她不喜欢上一代给孩子说“爸爸妈妈不工作,怎么有钱养你”,却没有新的语言回应,也觉得这世界变化太快,没有标准答案,自己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告诉孩子他们未来要面对什么。

于是她决定去万千世界里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选择了五个各具特色的国家探访。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五个国家,从家庭、学校、社会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最后回到中国。

在他乡的童年生活里,我看到了教育不是只针对孩子,也逐渐明白,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成长。

孩子是大人的父母

第一集,导演一行人探访了日本。

日本给我们的印象是所有人都遵守规则,做事严谨,不给他人添麻烦。

去过日本多次,无论是地铁、餐厅还是街道上,公共场所的日本人都非常安静礼貌。大家都会主动排队、小声说话,不影响他人。商场的母婴专用电梯即使空着,其他人也不会乘坐;去商店购物,结束后柜员会把顾客送至门外,鞠躬到你离开。

原以为日本人的童年,一定是经过严格教育,压抑着本性长大的。但是看了纪录片里日本孩子的童年生活,颠覆了我原先的看法。

大阪莲花幼儿园的早上非常吵闹,孩子们光脚在操场奔跑玩耍,园长秋田光彦认为,这是让孩子们燃烧自己的能量;

东京藤幼儿园,以禅为设计理念,动植物随处可见。草地是不平整的,因为想让面对不方便的孩子们去思考要怎么做,形成自己的理解;

教室前会放着洋葱、昆虫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上面会有土、虫子,让孩子们自己去摸,去接触自然;

草坪上的水龙头没有水槽,当孩子们打开水龙头,水溅到自己身上时,就会意识到要立刻关上,节约用水。

幼儿园里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也不会告诉孩子们怎么做是对的,而是引导他们自发遵守规则,自己去感受生活。

最让我触动的,是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

日本近几年来少子化现象严重,韩国中国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要孩子。除了经济压力、生活自由度这些因素,更大的原因是,许多成年人觉得自己无法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包括我自己也会有这方面担忧。

莲花幼儿园的园长认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莲花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对家长的教育,比如食育,让家长品尝孩子们的午饭,并且学习饭前的感恩仪式。只有家长亲身体会深刻理解这些理念,才能以身作则的引导孩子。

园长觉得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儿童的,而是要放在包含个人、家庭、社会等元素组成的大型社会构造中来思考,大人也要得到成长。

身边的有许多已经做父母的朋友,一边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边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小孩。会受环境影响,给孩子报许多他们并不喜欢的兴趣班,对孩子提出超出年龄的要求,家长和孩子都很容易陷入焦虑。

园长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在养育的过程中,抱着和孩子平等学习的态度,父母也会获得成长。

莲花幼儿园由于报名人数众多,会对家长进行面试。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孩子20岁了,作为父母你会对她说什么。

园长认为这个答案代表了父母的人生观。

我设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父母应该会主动思考想给孩子怎样的未来,并为此去学习和成长,才会对孩子有好的引导。

园长每周会手写条幅,有一句是:孩子是大人的父母。

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时时刻刻在提醒父母和孩子一同学习,会变成更好的大人。

闺蜜前几天跟我讲和女儿的趣事,让我愈发觉得,和孩子一同成长,是自己的重塑。

她的女儿两岁,有天吃饭时,女儿一直在旁边玩,不停和她说话。她当时心情烦躁,从来没对孩子凶过的她,说了句“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从窗户扔出去”。其实闺蜜说完就有点后悔了,结果女儿不但没生气,还笑着和她说:那我再从电梯回来。

闺蜜听完这句话特别吃惊,没想到孩子非但没和自己生气,还用一句天真的话融化了她。

闺蜜说,孩子比自己更包容,她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用优秀的自己去影响孩子。

作家王潇曾说过一段关于养育孩子的话,大意是生育会带给人一次重建自己的巨大契机,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如此大的力量让你有革新的渴望。没有完美的父亲或母亲,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和弱点。但是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你会去收敛自己不良的习性,以身作则。

孩子让父母重塑,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好的教育,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贯穿一生

节目第二期去了芬兰。芬兰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强国,孩子聪明、创造力强,还轻松无压力。

芬兰只有 500万人口,却是高度发达的国家,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芬兰排名第一。

导演们去的第一个学校是位于首都赫尔辛基的SYK小学。

这里代替开课刺耳铃声的是愉快的音乐,学生们跟随着音乐跳舞,开启一天的学习。

芬兰的教育提倡自由平等,回归自然。孩子们上课可以以任何舒服的姿势听课,并且一直到小学结束都是不考试的。

在没有围墙的森林里上课,老师会给孩子们发一张色卡,让孩子们去森林里寻找和色卡相配的颜色,培养孩子们和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

老师希望学习能让孩子们与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因为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

这种走进现实的教育方式,让我感觉到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从小没怎么接触过自然的孩子,自然无法理解资源、环保这些词汇。

三年级的老师拉妮说,对全芬兰来说很重要的是积极教育,哪怕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其他能量,比如有创造力、有雄心、为人正直、善良、有毅力等等。

他们的学习任务强调方法,更加侧重于培养孩子们在完成任务过程里的责任感。

除了这些自由平等的教育方式,最让我感动的是所有人都没把教育看成一个单独的阶段,而认为好的教育贯穿一生、贯穿整个社会。

拉妮有5个孩子,按照芬兰的福利,在孩子三岁前,她都可以拿到正常的工资,但是她在孩子一岁多就回到了学校。

为了成为未来学校现象教学的老师,她取得了相关学位,还在大学里学习中文,回到学校做课题研究。

对于有5个孩子的妈妈,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还要照顾好5个孩子,周轶君十分震惊她是怎么做到的。

拉妮认为老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为了自己学习,也为了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没有竞争,完全为了自己变得更好,为什么不呢?

回想起刚上大学时,摆脱了从小到大沉重的学习压力,许多人在自由的环境里会一下子放松,开始逃避学习。

工作后即使学习目的性也特别强,或是为了某个任务,或是为了职称。步入婚姻承担责任后,把精力全部奉献给家庭,更加没有时间精力去成长了。

我们大多人都忘记了学习的初心,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其实,教育不单单是学生阶段。完成了基础教育的成年人,并不代表就要停止成长。教育贯穿我们整个人生,因为每个人都不单是个人,还是社会的一份子,会成为父母,成为长辈。

只有内在丰富,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美好。每个人都成为了更好的个体,我们生活的环境,自然充满幸福。

芬兰集结尾部分,老师带孩子们去老年人康复中心,让学生们理解年龄,理解人生的每个阶段。

孩子们和老人在一起画彼此的脸,没有人在意画的好坏,而是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

周轶君问一个老人学过画画吗,她说她没有,只是小时候喜欢画画。

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里,不用担心被说画的不好。这些画不是用来竞争的,而是自由表达自己。

周轶君在这里落泪了,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被否定,总是被说你这个做的不好那也做的不好,而在芬兰,所有的人都鼓励你去表达。

看到这里我也有些泪目,因为自己也是被否定着长大的。

学生时代喜欢读小说,但却被家长说看的书没有用,不好好学习;想学门乐器却被否定说没有天赋,那些成长中的遗憾,根植在内心无法消解。

但好在,我们都还有机会重拾年少时的兴趣,即使有遗憾,成年人只要不停止成长,就还可以继续去完善自己。

在羡慕芬兰的教育氛围时,我突然意识到,成年人的内心也可以保留孩子的一面,继续成长。


影片只播出两集,我却已经看见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原本以为教育是家长和学校的事,看完影片才领悟,教育,是对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定义。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教育中,我们曾经是孩子,未来可能是孩子的父母,我们还是独立的人。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重塑人生,也能作为一个成年人继续成长。

好的教育,不是只把某个领域某个阶段做好,而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生命始终,贯穿在整个社会里。孩子的未来不只是有一个样子,每个在成长的大人,也可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