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野菜遍山满沟无人采,城里人说:环保营养买不到

农村的山野田间地头到处生长着野菜,纯天然的野菜营养丰富、环保,不少野菜还具有药用保健功能,3月22日小编跟随70岁的王阿婆进山采摘野菜,“高手在民间”,70岁的王阿婆简直就是一位民间营养专家和食材达人,图为王阿婆在深山采野菜,她说乡下人都不吃的野菜,城里人却很喜欢这些,我把这些野菜采下山卖给他们。你知道阿婆采的是什么菜吗?王阿婆还给小编介绍了十几种野菜,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这是水芹菜,又叫野野菜, 绿色入肝经,有道是春季养肝正当时,荒废的水田沟边非常多这种野菜,可以清热解毒、健脾和胃、降血压、护肝、抗菌,总之就是很有营养价值,阿婆说一般人都认识野芹菜,5块钱一把很好卖。

这是马兰头,与苦菜有点相似,区别在那呢?王阿婆说:马兰头梗子是实心的,而苦菜是空心的,马兰头的吃法和苦菜差不多,也是焯水后打汤,味道有点青涩,但营养价值是普通蔬菜的数倍。

“苦菜花儿开满地儿黄,乌云当头遮太阳……”,小时候看过《苦菜花》,耳边常常想起那首插曲,阿婆说穷苦时代,苦菜是穷人的“救命菜”,大家并不知道什么有营养,只是“挖资本主义尾巴”,家家不准种自留地,没粮食也没菜,而苦菜漫山遍野又不花钱,穷人于是摘来填饱肚子,煮苦菜最要油,而家家穷哪有油,没有油的苦菜特别涩嘴刮肚子,吃得人想吐,阿婆说没想到现在苦菜还很俏,都说苦菜既能清热解毒治病,还营养丰富能养生。

这个农村人都很熟悉,我们当地叫地菜,也叫地米菜,学名荠菜。地菜的清香我十分喜欢,每次下乡一定要到菜园地头去寻找一番,挖上一袋,可以从冬天吃到春天。地菜的做法非常多,可以炒鸡蛋,可以地菜包饺子包春卷。最难忘的一次,是白萝卜炖筒子骨清汤火锅,将地菜泡火锅吃后,那汤的香味儿,一想起来仿佛还在嘴巴萦绕。

清明菜,不开枝丫,笔直往上生长,顶部盛开黄色小花。趁嫩摘了蒸熟,揉到糯米粉或面粉里做成团子蒸熟,和艾蒿揉的粑一样叫青团,也叫清明粑。清明菜的药理是内服可以降血压、治疗气管炎、风湿痛、咳嗽、胃溃疡等。

阿婆采来一种野菜让我认,还真考到了我,阿婆教给我这种叶面上和叶边全是小刺儿的野菜就叫“刺儿菜”,我在网上查询到,这种菜学名“小蓟”,《食疗本草》载“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有消炎止血、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车前草,药用于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并且也是户外食用的野菜之一。

年年樱花雨,岁岁二月兰。樱花盛开的季节,野外常常能看到一大片紫色的二月兰开放,十分美丽,现在也把它种植为景观花。二月兰的嫩叶和茎可以采食,种子可以榨油。阿婆说当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食此菜,后命士兵种植,腌制后作为军粮,所以,二月兰又叫诸葛菜,一个足不出户的农村老太太竟然懂得如此之多。

阿婆在自家屋子后摘来枸杞芽,她告诉小编枸杞很“贱”,插几根枝条就可以发枝芽长成一大片。每到春天,枸杞生发新枝,枝条初生时鲜嫩易折,可以直接清炒腊肉、也可以凉拌,味道稍苦但是清雅爽口。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咽喉干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低热等。

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已经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不是阿婆说,我还真不知道这种野菜是可以吃的。灰灰菜幼苗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王阿婆的野菜品种多,她吃得苦摘的野菜又嫩又干净,野菜没有打任何农药吃了好哇”这位奶奶是王阿婆的老主顾,每隔一天王阿婆就把摘到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到街上来卖,小编跟着阿婆也站了一回街,今天王阿婆卖的是野小蒜和地皮菜,王阿婆说现在农村人大部分出去打工去了,现在吃的东西又多,满山的野菜没人采,但城里人却特别喜欢吃,说野菜环保又有营养,自己趁着身子还硬朗就每天上山采一些来卖赚点零花钱,给儿女们减轻点负担。

阿婆说春天可以采食的野菜太多太多了,还有蒲公英、蕨菜、野苋菜、椿芽、鱼腥草、黄精嫩苗等等,以后有机会再教我多认识一些,上面说到的几种野菜你都知道吗?你吃过几种?图文:宋亚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