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好汉为何不吃猪肉?

水浒传我看了很多遍,很多好汉聚在一起,吃牛肉的多。譬如第十回中晃盖、吴用亲自到石碣村邀阮氏三兄弟入伙,吴用也给了阮小七1两银子,阮小七用这些钱买了1瓮酒、20斤生熟牛肉和“一对大鸡”。没有猪肉,对吧?

在林冲《水浒》中“火烧草料场”中,林冲去买酒的场面: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好汉聚会吃的都是牛肉,几只鸡等。比如说当时史进拜师的时候,就是杀了一只羊来庆祝的,豹子头林冲当年被发配到沧州的时候,柴进柴大官人也是宰了一头羊来款待林冲。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多。

水浒传中,也很少有猪的场面出现,但都是一笔带过,或者作为“不入席”的场景:

水浒传在描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像是猪肉,但也没有猪肉的名称,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酒家特地要消遗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下了一阵的“肉雨。”分明是猪肉,但就是不明说。

另一次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后,想到“每日吃他们酒食多矣,洒家今日也安排些还席”,就“杀翻一口猪,一腔羊”,但也不是说要吃猪肉,就是杀猪要吃,也是对付众泼皮,不是用来招待好汉的,给人吃猪肉低档次的感觉。

不仅如此,作者把杀猪的屠户都作为“坏人”来描写。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段堪称经典的描述,的确精彩,让人感觉痛快淋漓,大呼过瘾,但如果细分析,而当时花和尚鲁智深暴打镇关西,这个镇关西正是杀猪的一个屠户。深层次说,杀猪的屠户也是低档次,也是坏人多,杀猪没有好下场的暗示。

看来作者对吃猪肉的鄙视。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回族人吗?根据当地考证,作者是标准的汉族。那是不是因为作者是南方人,所以对猪肉的美味不了解,所以没有体会不会写,写不好?其实明朝以后,中国养猪业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牧养》还对养猪方法进行了细致总结。养猪在南方也已经形成气候。

小说的梁山好汉为什么不吃猪肉,有一种说法是避讳,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所以不好说“吃猪肉”,仿佛大逆不道一样,因为水浒传最先是口口相传的“说书”而来,所以不敢公然说“吃猪肉”。中国的避讳文化,源远流长,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以及为避讳李世民,不称“民”而改称老百姓等等,举不胜数。

其实,这些都不是,明朝的时候,真的有国家政策不允许百姓“养猪,杀猪”吃猪肉还是犯罪。这问题可不是随便想象出来的!是有历史依据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明朝时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是岁,有司家羊代之。”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明朝皇帝突然有一天在早朝上宣布要拟写一道圣旨,下令要全国范围内禁止养殖猪,禁止吃猪肉,禁止杀猪。群臣为此感到十分不解,纷纷向皇帝进谏,可是皇帝是铁了心要下这道圣旨,谁也那他没办法。禁猪的命令开始下达全国,各种政策和配套的刑罚也随之出台,违反"禁猪令"的规定者处罚非常严厉,轻者直接处死,重者灭门、抄家。谁也不敢再养猪、屠猪,可是这没有肉吃,南方的百姓生活怎么过的下去?

于是南方开始引进北方吃羊肉牛肉,在古代南方的牛肉可是舍不得吃,一头牛干的活可不比几个成年人加起来的少,百姓可都把牛供着伺候。很多人都不忍下嘴,于是吃羊肉、驴肉、鸡肉代替了猪肉,一直是吃着猪肉却突然禁止了,百姓们还是会嘴馋,百姓只能用用调料代替猪肉。

看来古代皇帝,实在权利太大了,自己一个忌讳,让全国人不能享用美味。看来“民为贵”观念还没有形成。

另外我真的很佩服古代作家对历史的尊重,不像现在有些作家,不靠谱,别说百年历史,哪怕是现代历史都不看,也敢写小说,拍电影,闹出不少笑话。譬如一些“抗战神剧”也大行其道,“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雷人片段不断挑战国人的底线。前不久有媒体报道,99岁川军老兵马定新在观看过抗战剧后说:“抗战哪有这么容易,几个人就轻易干掉鬼子的一个联队?如果真的这样,我们还用牺牲那么多兄弟,艰难地抗战8年吗?”抗战老兵的话语,再次引发人们对当下粗制滥造的“抗战神剧”的批评和反思。另外也说明,我们现在的作者,对写作的不严谨、不重视、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可能有真实优秀的伟大制作,没有细节真实本身就是粗制滥造。

文学精品真的不是一般崇拜所能概况的,按照现代社会的做法,我们留个后代的可能只有科学技术创新,快餐文化的流行,静不下心来并且以商业目的以畅销为追求的作家,在如此环境下,文学精品,我看还是有点悬,估计百年以后还是《水浒传》等依然是不朽之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