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馒头,外国的面包,哪个更适合你的胃?

我在上文《河北的玉米黏粥,山西的小米稀饭,哪个能征服你的胃?》曾提到,河北、河南以及山东人民爱喝黏粥,而与黏粥想搭配的主要干粮就是馒头了。

就像山西人对面条,南方人对大米,这些省份的人们对馒头的依赖感如此热烈,甚至可以做到一日三餐,无馒头不欢。去年某天中午,去姑姑家取东西,他们一家子的午饭竟然是刚出笼的馒头配白开水和煎鸡蛋。一家子大口嚼着大馒头,时不时送入几口油的发亮的煎鸡蛋,再加水冲之,真是一个香!看来黏粥可以省,馒头不可以去。

馒头从哪里来

馒头,亦被称为"馍""馍馍""蒸馍"。馒头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事物纪原》,"盖蛮地人头祭神,武侯以面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指的是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胜利返回,为顺利渡河,用白面做的蛮头(蛮人头)祭祀泸水,因此传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后被称为曼头,进而演变为馒头。不过这种说法在正史没有记载,也没有点明该馒头是否经发酵制成。

随后的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历史学家编撰的历史著作《南齐书》中记载道:"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意思是太庙祭祀用的是发面做的饼子,质地蓬松。这个是馒头的雏形,而后历史上对馒头有不断的记载。

发面饼,馒头雏形

西晋束广微《饼赋》云:"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大意为农历三月早春时节,阴阳交际,天气暖和不炎热,适合吃馒头。

晋以后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宋朝韵书《集韵》记录:"馒头,饼也。大意即馒头是饼。

明朝藏书家郎瑛撰著的《七修类稿》说:"馒头本名蛮头。"

现在馒头成了华北平原最主要的干粮,我不禁想,传说中的蛮头(馒头)发源地,泸水河畔,人们是否习惯吃馒头呢?

作为一日三餐主粮的馒头,在农家人手里蒸制得很实诚,像一个个青年壮汉,体型周正,个儿又大,但是发黄的表皮下方却有一颗蓬松的心,咬一口,麦香味随着嚼劲四溢流淌,一股自然地香甜味儿随之荡漾。

同为发酵面团,蒸出来为馒头,拷出来则为面包。

  • 法国棍子面包baguette

当中国的人们开始还在吃死面饼子的时候,遥远的古埃及,人们已经掌握了发酵技术,并将之用于制作面包。由于发酵技术落后,当时制作的面包,硬度像是经过烘烤的死面馒头,不禁让我想起了法式面包(baguette),法语单词baguette的意思即为棍子,形象贴切的将面包的硬度描述了出来。棍子面包,只用面粉、水、盐和酵母制成,不加糖,不加奶,不加或很少加油,每条长76cm,非常适合做丐帮打狗棍,这种棍子面包深受法国人民喜爱。

法式棍子面包(baguette)

  • 埃及人的面包配啤酒像极了华北地区的黏粥配馒头。

埃及人制作的面包,是埃及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共有的主食。令人惊讶地是,如果说黏粥配馒头,有稠有稀,解决了华北人们的一日三餐,埃及人则是用面包配啤酒饥果腹,啤酒能当黏粥喝,这是另多少嗜酒者羡慕不已的事情,所以古埃及还是世界上最早酿制啤酒的国家,不过据说这种啤酒没有提纯,酒精含量低,更带着原始自然的甜味。

啤酒与面包相共而生的,古埃及妇女将发芽的大麦制成面包,将面包磨碎后,放入敞口缸里,空气中的酵母菌随之进入缸中发酵,从而制成原始啤酒。

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埃及人吃的面包早就传入了欧洲,那里的人们直到现在,依然将面包作为主食,就像是馒头在中国的地位。

  • 面包与馒头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用烤,一个用蒸,分别叫做烤面包和蒸馒头。

直到现在,烤这种不需要水的烹饪方法在西方国家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美食大国的中国,烹饪手法则更加丰富,据说主要烹饪方法就有16种之多,包括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 拔丝等。其中蒸是除了做蒸菜外,如河北定州地方传统蒸菜“定州八大碗”,最主要用于烹制主粮的方式,即如蒸馒头,蒸包子。

外国人对烤这种烹饪手法的依赖程度则更高。

在烹制西式主食方面,烤雅称为烘焙,除了烘焙面包,众人皆知的还有烘焙蛋糕、烘焙饼干及烘焙披萨。

在烹制西式菜肴方面,烤、焗和煮都是主要的烹饪方式,其中烤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看过一些英美食谱,10个就有7个半用了烹饪方法“烤”。如我几个月前写的关于英式火锅的文章,这种"火锅",以土豆、洋葱和肉为主要食材,先煎后烤再装盘食用,所以名为火锅,实则为一盘经过烤煎的菜品。还有一种主食,是以披萨及另外一种叫不上名来的外国发面饼,撕条,放入烤盘,再加上洋葱等蔬菜及佐料,经烘烤制做而成。

有一段时间,我的宝宝突然对面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怎么爱吃馒头。鉴于外面的面包添加剂众多,于是买了面包机为宝宝制作面包,傻瓜式操作,按着说明书进行即可。不过终究是中国人,胃终究是中国胃,吃了一两次面包,又改吃馒头了。

与以往的馒头不同,这些馒头都是利用面包机制作出来的发酵面团,来蒸馒头,外形更加鲜嫩,口感更加松软,拌入黄油、奶油和牛奶,味道更加丰富鲜美,仿佛是吃着蛋糕,又带着馒头的嚼劲。

总之,中国的馒头,外国的面包,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秋百态,各有滋味。互换着吃,也算是调剂生活的好方式,最后问一句,馒头和面包,哪个更适合你的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