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丨三伏天,一起吃羊去啊?

古人饲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以供膳食之用,亦作祭祀之牺牲。史书记载,从先秦起,牛羊便是最为贵族化的肉食之一,故“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我国食用羊肉有相当长的历史,由北及南,煎、烤、烹、煮,以享羊肉之鲜美。历史上,汉族与游牧民族的频繁接触,更使得羊肉的滋味根深蒂固于国人的口舌之间,甚至灵魂深处。

△《长安十二时辰》

羊肉不仅可供食用,也有药用的说法。《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以食为药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每个在北方长大的人都知道冬天要吃羊肉以驱寒健体。

然而吃羊不仅仅只是在冬天,在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里,有很多地区仍保持着吃羊的习惯。他们认为夏天吃羊吃的大汗淋漓,可以发汗排毒。我国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都有三伏天吃伏羊的传统。伏羊文化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汉书》。虽然中国人品食羊肉的历史悠久,但在三伏天食羊并将这一习俗发展为全民参加的盛大节日的地方,却只有徐州

徐州本身处于南北交界处,饮食上也将南北风味兼收并蓄。齐鲁菜系的红烧与熏酱口味、川菜的麻辣鲜香,在徐州本土的菜品上都有体现。加上这里受两汉文化影响深重,自古就有食羊的习俗,因此对羊肉的选用和风味的调制上都独具地方特色。

我在徐州生活了五年,大街小巷的吃过不少东西,唯有一碗羊汤,无论是清晨暖胃还是夜宵饱腹都恰如其分。

这里的羊肉做法以“烧”为主,“烧”其实就是水煮羊肉,羊肉与羊骨一起熬制的清汤格外浓郁,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因此,徐州各处遍布羊汤馆。很多馆子都流行现宰活羊,当日宰割的羊肉不仅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同时也避免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烧羊肉时先将羊肉置于流水下洗净血水,再在焯水定型后加入佐料爆炒肉块,最后置入羊肉老汤中慢慢炖煮。食用时根据个人喜好添加调料,调料是经羊油炒制后的香料,以辣椒为主,冷凝后成为固体。羊汤色白醇厚,加上辣油之后浓香扑鼻,最是果腹暖胃。

小碗的羊汤是属于一个人的人间烟火气,三俩好友相约则更适合吃锅底煨着火的羊肉汤锅。白水焯过的厚切羊肉片被整齐码放上桌,食用时入汤烫至全熟,羊汤的鲜美将肉质唤醒,白水焯制羊肉的柴质口感重新变得软嫩。羊肉汤锅可以不用蘸料,单纯享受羊肉最本质的鲜香;也可以配上特制的辣椒干料,像极了四川干碟但又更丰厚,羊肉蘸上混合香料之后变得热辣干香。

△趴地菠菜,又叫笨菠菜。

配菜有豆腐、豆皮、豆泡等各类豆制品,大豆的气息混合羊肉的鲜,可以使美味攀上一个新的高度。蔬菜则最好选择白萝卜和当地的趴地菠菜。白萝卜可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与羊肉性质互补,形成完美的搭配;趴地菠菜的“趴”是紧贴的意思,顾名思义,这种菠菜的茎叶是横向放射状生长的,紧贴地面,收获时需要用小刀连根挑出,食感格外肥嫩清甜。二者皆为解腻佳品,可惜只有在冬季才能品尝到它们最好的口感。

徐州人食羊,是我所见过对羊的各部位利用率最高的了。羊杂不仅限于下水,羊眼、羊腰、羊球、羊蹄,但凡你能想到的,都能在这里找到。

在夏天人们最喜欢的烧烤摊上,烤羊肉裹挟着孜然,羊肉本身大部分的腥膻味被孜然的浓烈香气遮掩住,而残余的丁点腥膻,却成为烤羊肉的点睛之笔;烤羊眼可能算得上是一种黑暗料理了,但经烤制之后羊眼外表焦脆,内里丰厚的胶质带来爽脆弹牙的食感。不过羊眼我只偏爱烤制的,曾经在吃火锅的时候点过一份羊眼涮食,口感就不尽如意了;最后是爱憎两极分化的烤羊腰,羊腰上裹着一层肥厚的脂肪,烤制之后滋滋冒油,层层渗透到羊腰内部,伴随着羊腰独特的腥气,对于爱它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珍馐。

说起烧烤,便不得不提及一道下酒菜——茄子辣椒。这道菜制作时分别将茄子与尖椒置于碳火上烘至酥软,之后除去烤焦的外皮部分,撕成条状,加调好的糖醋汁腌制片刻,盛盘时撒上蒜蓉。糖醋解腻,蒜蓉增香,尖椒清甜微辣,茄条柔软香糯,融合成一口好滋味。我认为最为满足的吃法,是用烙馍(一种薄饼状面点)卷起羊肉串,辅以茄子辣椒,伴酒食用。

羊肉可烤、可煎、可煮,过于精细的烹饪与羊肉格格不入,须大快朵颐,再配两碗烈酒,才能真正诠释羊肉粗犷但又不失细腻的味道。

羊肉独有的气息没办法被藏着掖着,喜之者谓之香,恶之者谓之臭,确实勉强不得。倘若遇到和你一样爱吃羊肉、勇于吃羊眼羊腰羊球的人,就快快约上一顿吧。三伏将至,伏羊正当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