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欧元”惨遭绝版!大额人民币还有戏吗?

摘要:按照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的说法,长期以来,500欧元面值的纸币都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恐怖活动、行贿受贿、各类地下交易等非法活动。

黑帮电影里常出现这样的桥段——两大帮派的大哥小弟面无表情、一字排开,关键人物皮笑肉不笑地寒暄几句,接着“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煞有其事地打开箱子,红灿灿(也可能是绿油油)的现金码地齐齐整整,此时还必须摆弄两下子,假装看看有没有假币。

小时候常替黑道大佬操心,算下来100万人民币大约有25斤重,情况不妙要开溜,那大佬可得扛着两袋大米跑。怎样才能给大佬“减负”呢?如果换成500元的面值,那么100万现金大约也只有2公斤,简直“轻装上阵”。

欧洲央行的“大佬”们也是这么想的。

按照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的说法,长期以来,500欧元面值的纸币都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恐怖活动、行贿受贿、各类地下交易等非法活动。

不过,从4月26日起,这一面值的现金将走入历史。

今年1月,欧元区除德国和奥地利“因故”延期外,各国中央银行将不再发行500欧元面值的纸币,并将逐步撤回市面上正在流通的这些紫色钞票。4月26日,“依依不舍”的德国和奥地利两国也跟上了步伐。

▲面值为500欧元的纸币(资料图)

根据欧洲央行的数据,2017年以前,有大约5.4亿张面值为500欧元的钞票在流通,总价值约为269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到今年3月,仍有约5.09亿张在流通,总价值约为25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

不过“紫钞”的绝版对普通的民众而言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困扰。欧洲央行表示,持有500欧元纸币的民众可以在任何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将其兑换为其它面值的货币,且没有任何兑换期限的规定。德国《世界报》分析称,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银行将持续回收这些“紫钞”,直至它们逐步退出市场流通。

大额货币怎么了?

其实欧洲央行老早就准备“淘汰”掉500欧元了,这一方案在2016年便已得到确认。摆到台面上的理由是打击以现金交易为主的犯罪活动。《法兰克福汇报》分析认为,洗钱问题困扰欧盟多年,而500欧元的纸币的确更受到犯罪分子青睐。文章分析称,这种面值的货币可能助长违法行为,因为现金流通本就不易监管,而大额货币能够为这些灰色交易提供便利。此前有数据显示,全球大约80%的毒品交易、70%的小型武器交易、50%的人口和器官交易都使用的是现金。

▲网友评论(推特截图)

但这样的理由也遭到了不少媒体和民众的质疑。德国《商报》认为这一说法目前存在争议,而《明镜周刊》则直言,停止发行大额货币或是对提高储值限额等手段是否能有效遏制偷税漏税、洗钱等犯罪行为,尚缺乏进一步的证实。

那么,大面值的欧元怎么了?是否真的应该在当下退出市场?背后的原因其实不止这些。

不少有过赴欧洲留学和旅行的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在欧洲,想要顺利地花掉一张500欧元的纸币,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重大工程”。如果你因为大额钞票方便携带就大肆兑换,真正到了欧洲还真有可能“寸步难行”。

日常生活里租房、买菜、打车、看电影这些,当你拿出当年“承包鱼塘”的劲儿、甩出一张500欧元的钞票,对方很有可能要花上10分钟时间研究这是不是假币——因为很多欧洲人很可能在“有生之年”都没见过500欧元的纸币。

▲网友评论(推特截图)

即便碰上了一些“见过世面”的收银员,分辨完真假还是会陷入尴尬——找零是另一桩让人头痛的事。要知道,500欧元大约相当于3767块人民币,想想一下自己兜里揣着小4000块去买菜的场景……

所以,想要处理掉手头的一打500现钞,方法只有一个——一股脑儿地存进银行,再慢慢取小额的纸币来用。面额过大导致的流通率低和使用不便,其实是导致500欧元纸币退出市场更为直观的原因。此前欧洲央行做过的调查显示,有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没见过500欧元纸币。而在大部分欧元区国家,50欧元以下的面额在日常流通中更为常用,甚至自动取款机的最大面额也只是50欧元。在德国,基本上20欧元就能够买下一个人一周所需要的食材。

▲欧元纸币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和500元6种面值。(资料图)

除此之外,由于币值较大,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更容易从中获利,而对不幸收到大面值假币的普通民众而言,这样的损失也实在令人痛心。好在“见过世面”的人始终是少数,由于流通率低,“不那么常见”的500面值的欧元纸币中假币案例也不多。但欧元的防伪问题也值得重视,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下半年便回收了约26.2万张欧元假钞,其中主要是20欧元和50欧元面值,占到总额的80%。这些假钞主要在银色防伪线上做手脚,有些可以轻松骗过验钞机甚至银行的ATM机。在宣布500欧元退出流通的同时,欧洲央行也将于今年内发行新版面额为100欧元与200欧元的纸币,旨在提升欧元纸币的防伪能力。

可以说,不论是出于防范非法交易、还是因为在市场上流通率低、使用体验较差,500欧元纸币的“绝版”都显得理所应当。但欧元甚至整个欧盟面临的问题或许不止这些。

欧元还好吗?

某种程度上,我们必须承认欧元的诞生是一项伟大创举,它甚至被认为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成果。2002年开始,先后有19个欧盟国家开始使用欧元,覆盖3.4亿人口。欧元在国际支付中占有约36%的份额,同时占所有央行外汇储备总额的20%,是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降低了欧元区的贸易结算门槛,便利了贸易进而强大了欧洲经济。

但也有声音认为,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正在迅速下滑,特别是英国脱欧让欧元境遇雪上加霜。多年来,欧盟和欧元在国际舞台上频频遭到美元霸权体系打压,暴露出金融主权与经济实力的巨大落差。欧洲央行相关人士也指出,此次宣布停止大面值欧元流通,其实也是出于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考量。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示要建设一个维护自身利益“主权欧洲”。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ss)也在2018年表态称,欧盟要与美国建立一种新型平衡伙伴关系,“当美国越过红线时,我们必须形成一种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这其中谈到的举措便包括建设独立于美元的支付体系,以保障欧洲“金融主权”。

而事实上,财政主权与货币主权的分离正是困扰欧元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但是财政政策仍掌握在各国政府手中。在不同政治主权下,经济主权的统一势必受到限制,同时这也导致欧元缺乏主权信用作为支撑。

这个问题在欧元草创阶段就应该被注意到——19个欧元区国家并不只是货币汇率、价值、政策存在差异,更大的差异在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周期不统一,实行同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带来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元区内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比如欧债危机后,当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需要下调利率以刺激经济时,欧洲央行出于维护欧元强势币值以及照顾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的经济情况而选择不下调利率,这样“捆绑式”的方案也暴露了统一货币区“一损俱损”的副作用。

经历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大量的资本开始重新涌向经济更稳定、更发达的国家,深陷泥沼的地中海各国,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两国外资出逃严重,而德国、卢森堡、芬兰等国则获得了大量资本流入。这也加剧了欧元区内部的“贫富差距”,不同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出现不同的诉求——德国、法国等更发达的国家倾向“紧缩”,而希腊、意大利等国则希望“宽松”以求“刺激”。这些问题与难民危机、反全球化浪潮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欧元区国家的“决心”,“反欧元”甚至“反联盟”的声音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的疲软也引发了市场的忧虑,欧元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欧元区各国优势产业境况低迷,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形势尚不明朗,加上英国脱欧带来的欧元贬值风险,这些都在抑制欧元的上升和所谓的“国际化”。

中国为何不发行大面值货币?

与欧元“淘汰”500面值纸币的最后期限前后脚,中国也在货币领域有了动作——4月30日,我国将结束集中兑换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在1987年4月至1997年4月发行,2018年5月1日,这套在市场流通超过30年的人民币部分券别宣布退出流通,成为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才首次设置50元、100元两种大面额钞票,而这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需求。多年来,“人民币为何没有更大的面值”的疑问困扰很多人,而在这背后也有诸多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关于人民币的币值,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西方记者提问 “中国国库有多少钱”时,周恩来总理答,“18元(圆)8角8分” ——这个答案既没有泄露国家财产信息,又戳破了记者意图嘲讽新中国财力匮乏的心机,堪称精彩。实际上这个“18元(圆)8角8分”正是币制改革后,1955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面值——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是与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前后花费诸多心血,个中经验也成为后续设置货币面值的参考。此次币改后,我国建立了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解决了货币领域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但在此之前,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是发行过大面额纸币的。1948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就包括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甚至10000元、50000元这种大面值的钞票。

第一套人民币币值较大其实与日元、韩元的情况类似,后二者也都是适应当时的币值需求而发行。而在中国,人民币和新台币都在1949年之后发行过新币兑换旧币。要不然,现在我们手头的“毛爷爷”也都是万元起步了。

当时的历史条件其实还反映着另一个货币发行逻辑,那就是发行大面值的货币会释放通胀风险信号。一般认为,为满足流通需要而发行大面值纸币通常是不得已而为之,会被解读为政府货币泛滥、恶性通货膨胀即将到来。这种情形一般是在极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执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经济中积累了很强的通胀压力,而物价上升太多已经使得小面额钞票的流通效率非常低的时候才会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也曾表态,发行大面额货币可能会强化公众的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的预期,诱发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

但我国在大面值货币上的相对稳妥的处理方式并不意味着当下的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不适合发行大面值货币。经济学家茅于轼和李稻葵就曾提议发行500元面值的人民币,而央行也客观承认过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大额钞票支付有需求。

自1987年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起,人民币最大币值就是100元。现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是当年的100倍,不论是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等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发行大额货币也符合情理。即使我国发行500元面值的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大致相当于66欧元、57英镑、74美元,而后三者当前最大的币值分别是200欧元、100英镑和100美元。比起“大而无当”的500欧元纸币,这仍然是很稳妥的币值。

不过,时代在变化,纸币的地位在近十年明显受到挑战。支付宝、微信支付、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手段的普及,甚至让小偷都要失业了——

此前在江苏徐州,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小偷尹某一连撬开了三户居民的房门,但由于在居民家中没有找到大额现金,最后只能把小猪存钱罐里的硬币和一些零钱(撬三家总共偷到20元)偷走。被抓后,他面对民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行不好干了,都玩微信,家里谁还放现金。”

的确,经济活动中的大额交易,大量被电子支付消化掉,如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在线转账、移动支付等,也因此,实际生活中的大额现金需求被收窄。与此同时,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其他安全技术的应用,让大额交易的无现金化明显更为便捷和安全,需要大面值纸币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欧洲此次“淘汰”500面值欧元纸币的其中一个原因。

不过在欧洲,现金支付文化依然强势,因此酷爱现金的德国和奥地利两国在停发500欧元纸币时明显 “慢了半拍”。

比德国人更爱现金的是瑞士人,在全球控制甚至取消大额纸钞的潮流下,这个一直特立独行的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瑞士央行3月5日公布了新版1000瑞士法郎纸币样式,一周后,新纸币正式流通。根据目前的汇率,1000瑞郎大约相当于6700人民币,这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纸币之一。《新苏黎世报》还称,瑞士坚持发行大额纸币实际上是瑞士更注重对个人隐私保护的体现。

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